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9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3-04-02 09:06:36

第二章 篳路藍縷

可以和楚國相比較的,只有燕國和秦國。

當時北方與山戎接壤的燕國,爵位最大,地位最高,可是他沒有融合北方的少數民族,反而不斷的被少數民族侵凌,甚至越國燕國,侵凌腹地的中原諸侯,燕國不斷萎縮,直到齊桓公時代,才遠征山戎,幫助燕國擴地五百里,成為大國。

西方的秦國雖然最終統一了全中國,可是他身邊的少數民族卻一直沒有被同化,甚至越戰越勇,一直侵擾了中原兩千年。從民族同化的角度看,只有楚國的貢獻最大,也最有意義。南方的原始部落與中原文明程度相差很大,歷史淵源各不相同,楚國卻一直耐心的加以安撫。楚國在戰爭中從未有過像秦軍那樣,動輒斬首幾萬,也沒有見過大量俘馘的記錄。正是這樣的發展策略使楚國從侷促于丹陽一隅的“蠻夷”之邦,透過南征北戰,變成“地方五千裡”的戰國時代最大之國,發展速度之快無法想象。

不斷開拓疆土所形成的大範圍內的民族融合,無疑是使楚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一個重要原因。楚國之所以能夠不斷的融合,是因為他寬容寬厚的態度和廣闊博大的胸懷。楚國吞併瞭如此眾多的國家。縱橫跨越今天的11個省,面臨的具體情況複雜程度可想而知。《楚文化史》中說:“對於被滅之國,楚人的慣例是遷其公室,存其宗廟,縣其疆土,撫其臣民,用其賢能。即使對於蠻夷,也是相當寬厚的”。正因為如此,楚國才能夠得到各民族的擁護,顯示出強大的開放性和凝聚力,在橫跨大江南北的廣大領域,建立起一個強盛的積極進取的多民族國家,並且不斷強化其臣民的國家認同的觀念,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強烈的本土意識和民族意識。應該說,這是楚國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獲得迅猛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內在原因。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