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在此時,隋煬帝遇到了另一件必須決斷的事情。
大業九年,在隋煬帝北巡突厥的時候,居然親自在突厥營帳中發現了高麗國派來的使者。用腳趾頭都能猜到,這些人不可能是特意趕來跟隋朝皇帝聯歡的,而是要跟突厥建立戰略合作性夥伴關係,共謀對付大隋帝國。
此後,便是隋煬帝三徵高麗了。
在修築京杭大運河的時候隋煬帝就已經讓廣大江北人民作出了重大犧牲,這一次,征討高麗也主要在江北調集兵力——士兵本來就是農人,說白了又是“損北補南”。北方封建官僚再次放大了這種壓力,徵發民夫卻不給任何補償。隋朝北方經濟以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為主,一個家庭失去了勞動力,也就失去了最主要的經濟來源。
至於三徵高麗,隋煬帝實在不應該下一道極為愚蠢的命令:為展示我大隋帝國道德風範,但凡有投降的高麗將領和士兵,一律不需要繳械,仍讓其維持原有編制。結果,高麗兵將一到打敗的時候就投降,隋朝軍隊主力剛一離開就接著開戰。
一來二去,高麗戰局漸成膠著之勢,常年累月的戰爭也耗盡了北方財富。人們既然活不下去,殺心自起,起義再次爆發了。
說好聽點,流民起義是大家仗著人多一起去官府討個說法,答覆不滿意就砸爛官衙。說難聽點,這種拖家帶口的隊伍根本就不可能投入戰場作戰,幾萬人的起義軍經常被幾百個官兵追著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