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不嫌棄徒兒愚笨,日日琴聲相伴,亦師亦友,徒兒無以為報。”
從見到這個白衣少年那一刻,沈君嵐的眼眸就沒有離開過她,直到少年行完禮,她依舊是一言未發。許墨生就這樣呆呆的在地上跪了有一會,沒有聽見先生髮話也不敢起身。
“上馬吧。”回過神來,沈君嵐並沒有多言回覆。
許墨生本以為先生會跟她說些什麼,但是並未得到更多的迴應,她倒也沒覺得奇怪,沈君嵐依舊是不善袒露心聲沈君嵐。
起身上馬,師徒二人一前一後,沈君嵐沒有讓馬疾馳,閒庭信步般在向城西山下的書院行去,師父不揚鞭策馬,許墨生也只敢跟在身後。兩人依舊沒有話說,許墨生看著沈君嵐的背影。
眼前人,清瘦,背挺的筆直,遺世獨立,從沒有半點懈怠過,有風吹過,她長髮浮起,與這市井的吵鬧並不相容,就像她從不屬於哪裡一樣。
本來最多一個時辰就能趕到水西書院,但這師徒就這樣在城裡兜兜轉轉的走了兩個時辰,沈君嵐故意走了許多沒人的小巷,她極少在這輞山城中閒逛,這次倒是都看了個清清楚楚。許墨生也一樣,只在後面跟著,心想原來這城這麼大。
但誰也沒在意時間就這樣流逝過去。終於行至書院門口,沈君嵐停了馬,墨生也停住。下馬再去攙扶先生下馬。
“就到這裡吧,你早些回去。”沈君嵐下馬,掃了掃長衫的褶皺,不輕不淡的說道。
“先生……”許墨生還想說些什麼,又不知說什麼好。
“沒幾日就入學了,會再見,沒什麼可送的了。”沈君嵐倒是先安慰道。
“先生,你會怕我考不上麼?”許墨生雖然胸有成竹,但是還是做了最壞的打算。
“考不上?”沈君嵐聽了倒是覺得有趣,她瞭解墨生的才學,也相信許遠之的人脈,如果說考不上的原因只有一個這孩子不想來唸書。
想到這裡沈君嵐皺了皺眉,沒有答話,表示她沒有做過“考不上”這種預設。
許墨生見沈君嵐皺了眉,心裡一緊,她最看不得先生皺眉了,沈君嵐平日就表情甚少,或淺笑或皺眉,這皺了的眉頭讓她心憐。
“先生別皺眉,墨生走便是了,春試後與先生書院再見。”許墨生拜別上馬,她知道她讓沈君嵐為難了,她不想見她的難色,拉了韁繩狠心不再回頭看,策馬離去。
沈君嵐看著許墨生離開的背影,三年了形影相隨,日日相見,雖是短暫離別,卻心頭不是滋味,但想到那句“再見”,沈君嵐低下頭搖了搖頭,心裡笑這個學生的敏感,她只是皺了皺眉,沒想到她也這般的怕,自己可從未想過自己能成了嚴師。
沈君嵐牽著馬入了書院。
剛剛離去沒多久的少年像是想起了什麼,慌忙的拉了韁繩猛地掉了頭,“駕!”再次返回向書院的方向奔去。
沈君嵐才入書院沒走幾步,就聽見書院牆外,想起了木笛聲,餘音嫋嫋,伴著落日的餘暉,星星點點的落在了院內,也落在了她的心頭。
這笛聲太熟悉,和自己的風骨有五六分像,剩下那幾分是牆外少年自己的深情。
沈君嵐停住腳步,轉身向牆外看去,雖隔了一堵牆,她彷彿看到那個披了一身夕陽光輝的少年在馬上吹著木笛。
這麼多年了,她以為自己再也不會知道什麼是情動,這一刻彷彿跟以前不一樣,她自己從未感受過的情緒湧了上來。
一曲吹罷,少年緩緩將木笛放下,目光凝視著眼前那堵橫亙在二人之間的院牆,“希望她是聽到了。”
而後策馬揚鞭,少年消失在暮色裡。
作者有話要說:
新入坑的小夥伴你們好,本文沒有收費,如果喜歡可以留言送分推薦,萬分感謝,什麼花錢的霸王票就不要送了,抱拳
第10章 春試
春季祭孔是輞山城中最為重要的祭祀儀式,按《禮記·文王世子》的規矩,書院每年都要按四季釋奠於先師,來表示尊師重道之意。在輞山城因為春試的原因,適齡學子為了博得好彩頭,也為了得到孔聖人的垂青,所以春季祭孔格外隆重。
天剛剛亮,許墨生就已起床開始梳洗打扮,讓瑩兒為自己換了昨日奶奶送過來新衣,按照蘇老先生的吩咐去參加孔廟的祭祀大典。
雖然墨生去的很早,但孔廟附近已經圍觀了不少人,因為水西書院的緣故,輞山城的祭孔大典是附近幾城中規模最為龐大且隆重的。集中了當地書院、官員以及學生等,當然前來湊熱鬧的女子也不少,也希望在此遇見心儀的男兒郎。
祭孔大典包括樂、歌、舞、禮四種形式的廟堂祭祀樂舞。樂、歌、舞都是緊緊圍繞禮儀而進行的,所有禮儀要求“必豐、必潔、必誠、必敬”。有“聞樂知德,觀舞澄心,識禮明仁,禮正樂垂,中和位育”之謂。
今年的主祭人依舊為水西書院的蘇老先生,只見他先整衣冠、洗手後,便到孔子香案前上香鞠躬。完後蘇先生宣讀並供奉祭文,而後全體參祭人員對孔子像五鞠躬。
墨生聽了許遠之的話,儘量擠在人群的前排,祭拜過後,人越擁越多,她本就瘦小,眼看就要被人群又擠出去了。誰知這時後面有一雙孔武有力的手推了她一把,一直把她推到了最前面。墨生回頭看,她身後站了一個同她年齡相仿的少年,腰上佩劍,玄衣配金線,看打扮應當是富貴人家的習武之人。
雖年齡看上去相仿,但那男子卻整整比墨生高了一頭,人也十分精神健壯,他站在許墨生身後,彷彿能將這湧動的人流全部擋住一樣。
許墨生不好意思的衝他笑了笑,“多謝兄臺相助。”
那少年也衝他笑了笑,沒有說話,昂首示意她繼續觀禮。
祭祀環節一一上演,許墨生彷彿在主祭的眾先生中看到了沈君嵐,但離得遠又看不大清楚。最後在場祭祀者齊誦了《孔子贊》,獻官將香和酒供奉在香案上,整個儀式結束。
這時蘇老先生從主祭場出來,後面官員、先生、弟子相隨。蘇先生已是耄耋之年,但依舊精神抖擻更有大家風範,行至外圍人前,他見今年又來了這麼多的青年才俊前來圍觀,甚是喜悅。
開口說道,“教書育人乃社稷之本,今日見眾多良才齊聚於此,蘇某甚是感動,近年來在我朝隆恩下,習文愛武風氣漸佳這是國之幸事。為了能廣納天下青年才俊,培養國之棟樑,今年各書院都會再次擴招,凡今日到場祭祀的適齡學子都可到側殿報名並填寫舉薦信,合格者可參加今年春試。”
聽罷,許墨生明白為什麼爺爺讓她務必來參加祭孔大典了。訊息振奮人心,人群歡呼中,許墨生隨人流入了側殿。報名的人甚多,許墨生排在人後,發現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