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以進為退,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弘光三年(1647)四月,兩淮、江浙集結兵力十三萬餘人,以趙應元為徵虜大將軍,以王之仁、李成棟為副將,李元胤、楊緣啟為參將,率軍渡淮北伐,進攻徐州。

明軍兵分兩路,東路趙應元為主力,出淮安,沿運河北上,西路由李成棟為協攻,出鳳陽,攻宿州後,與東路軍夾擊徐州。

這一招分兵,除了有兩面夾擊,使得清軍左右不能相顧的目的之外,還有迷惑清軍的意圖。因為趙應元為主力,以攻城兵為主,攜帶大量輜重、器械,兵力雄厚,而西路軍則以步騎野戰兵力為主,兵力只有四萬人。這樣一來,兩路進軍,清軍要防守徐州,必然要在野戰中先挫殺明軍的銳氣,所以首選的必然是兵力較少的西路軍。而清軍一旦將兵力調出截擊明軍西路軍,那麼東面的防線必然變得薄弱,東路軍就可以趁機攻取邳州。

邳州在運河之畔,借運河之變,可溯沂水北上,進軍魯南地區,也可以順運河西進,直指徐州。邳州的軍事價值在於,它是一個攻取徐州的前進基地,奪取這個基地,徐州就攻下來一半了。

李成棟從鳳陽渡淮北上後,攻克宿州,俘士卒四千餘人,騾馬一千餘匹。而後,繼續北上,從宿州城北的符離橋(今符離鎮)剛過濉河,就在此遭遇了的清軍的主力野戰部隊。清軍這一次出動了兵力相當雄厚的精銳,看樣子不是想來阻截明軍這麼簡單。李成棟直覺判斷,清軍是想把明軍這支兵馬全殲在符離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