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著孫傳庭的權力,完全可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他還是義無反顧地出戰,可謂為朝廷鞠躬盡瘁了,但死後竟然得不到朝廷的追認,相比洪承疇則要悽慘的多。洪承疇棄國投降了,朝廷竟然不知道,大設祭壇追悼,而真正忠於大明的人,戰死疆場,屍首無存,卻連最終的一點名分都沒有,直到南明時期,方才追認。
這四次戰役都是朝廷針對後金和民亂的關鍵之戰,結果無一例外,全部毀於皇帝多疑急躁的性格。倘若皇帝對外臣大將有足夠的信任,那麼絕不至於這四場關鍵之戰全部敗績,也不至於導致甲申之禍。
日期:2013-02-28 11:02:17
========更新========
有人問,朱由檢的這種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呢,為什麼同樣是皇帝的朱由校,為人忠厚而對賢臣孫承宗也罷,權閹魏忠賢也罷,都給予足夠的信任,而朱由檢卻恰恰相反呢?
事實是,兩人的父親,萬曆朝的太子朱常洛,很不受神宗皇帝朱翊鈞的待見,太子當得戰戰兢兢,朱由校朱由檢等兄弟自然也就不招待見了,這在朱由檢的幼小的心靈中,定然留下一定的創傷。關鍵還在後面,朱由檢是庶出,生母又早亡,常常受到後媽、朱常洛寵幸的李選侍的欺負。朱由校好歹是太子——未來的皇帝,李選侍對太子要好的多,朱由檢就沒這個待遇了。於是,一個受後媽欺虐,受共內外的冷遇,沒有幸福的童年的朱由檢,很容易形成對人多疑不信任的性格缺點。但這一切都是奠基,真正促使朱由檢這種性格形成的,要歸功於他的哥哥朱由校和他痛恨的權閹魏忠賢。正因為朱由校對魏忠賢過分的信任,才導致了天啟四年到七年,這三年明朝“最黑暗”的時代,朱由檢充分接受了教訓,卻又走上了另一個極端,形成了對任何人都懷疑的性格特點。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