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規模的效應:泰然九為什麼能有今天?他的體積大。他的客戶權益規模超過一家中等券商。所以他有很多方式來提高他的影響力。他的分析師可以推薦一個股票,依靠他營業部“散戶”的力量直接拍到漲停板上。我們在交易所網站上看到的絕大多數的不超過1500萬成交金額的上榜都是此類情況。他的市場佔有率是第二名的2倍多(第二名還是國信的),是市場平均數的50倍!大盤成交量越大,他的份額反而越高!他名下的客戶年週轉率在45倍(我自己的測算可能不準確)。這些為什麼會發生?很簡單,我有規模。
如果一個券商營業部的規模不到20個億(保證金餘額+客戶資產總值),那麼他根本無法過冬(別說08年的行情,10年1月的行情都難免虧損);他的所謂客戶服務,創新性、專業性根本無從發揮,因為你沒有餘地。看一次投資策略報告會最起碼要花3萬塊,你開的起麼??證券市場目前最殘酷的地方就在於市場份額在持續的向少數營業部集中,而且速度越來越快。很多原先中上等的營業部比如月交易量在50億左右的營業部面臨非常嚴重的客戶流失,這些哭胡都哪裡去?從大方向上是去了有實力的營業部或者說是有實力的券商。因為別人比你做的好。他原本就好,現在可以有餘力更好。
4、諮詢類的服務必然要轉型:我一直的觀點就是分析師一定要改變原有的思路與方式。第一、股評要與時俱進。仍然刻舟求劍的追求主力如何如何、莊家怎樣怎樣,高拋低吸這種屁話是沒有出路的,甚至是招人厭惡的----分析師的意義在哪裡?我有幸聽過N個券商營業部的投資策略報告會,面對臺下200萬資產以上的客戶,N個研究員的表現跟民間股評人士毫無區別。臺下昏昏欲睡,臺上猶自感覺良好。錯了,證券行業的分析師不是這樣的。不是那種剛入門的大學生看兩天K線,翻一遍課本就可以冒充X老師上講臺吹一氣。這樣只會砸了自己的招牌;第二、分析師要引入客戶評價:評價一個分析師好或者不好,誰說了算?客戶說了算。引入分析師評價系統,客戶直接進行打分。這個啟發就是從國信來的。當然目前國信做的沒有這麼極端。我自己的感覺可以建立分析師部落格或者分析師論壇,以積分的方式進行提問與解答。然後有一個分析師評定。我相信55168上的有些兄弟,足以成為金牌中的金牌,而那些垃圾貨色,該滾蛋就要滾蛋。第三、諮詢類的服務的定位不是教客戶如何賺錢,而是幫客戶賺錢,給客戶賺錢提供方便:想不通這點,那就太高估了自己。而我們看到的絕大多數的所謂分析師,所謂券商服務人員還在為著永遠不會成功事業而奮鬥。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