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當時在從宣府、大同、開平、北平到遼東一線,除了燕王,還有多位“塞王”,他們是封在大同的代王(皇第十三子),廣寧的遼王(第十五子),大寧的寧王(第十七子),以及宣府的谷王(第十九子)。其中代王已被廢為庶民,看押於大同。遼、寧、谷諸王,都是燕王的弱弟,在洪武末年就藩,手握重兵。當因削藩引發的內戰爆發後,朝廷不敢信任他們,下詔令諸王回京。

由於朝廷顢頇削藩,不講究策略,使得這些藩王在平燕戰爭中不能替朝廷出力,發揮牽掣燕軍的重要作用。如遼王朱植,頗習於軍旅,且與四哥不甚相合。朱棣入京後,嫌其“貳於己”,盡削其護衛。這本是可資朝廷之用的力量,然而朝廷並不瞭解這些,也不懂得如何加以利用,只是輕率地將其撤回。遼王、谷王奉詔後立即棄國,逃回南京,手下之兵,頓時成為一盤散沙。

朱棣擔心的只有寧王朱權。大寧都司在喜峰口外,是古會州之地,東連遼左(遼王封地),西接宣府(谷王封地),號稱巨鎮。寧王部下,帶甲8萬,革車6千,所屬朵顏三衛(蒙古族)騎兵皆驍勇善戰。寧王多次會同諸王出塞,以善謀著稱。然而,善謀者,其心不易測。遼、谷二王離開封地歸朝後,就是這位腦筋靈活、會寫書、能修道的寧王不至,建文帝很擔心寧、燕二王合流,使人流星雨一般去召他,他都不來,無奈,只好下詔削去寧王三護衛,以示薄懲——朝廷知道寧王此時是奇貨可居,不敢把他整得太兇,否則等於把他往燕王那邊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