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回:“沙丘之亂”主父死,“輕取新城”現名將
公元前295年。
秦國國都:咸陽。
往日一向威嚴肅穆的大秦朝堂,終於難得的喧譁一片了。
“什麼!趙主父已過世?”秦昭襄王與眾臣子們乍然聽說此訊息,一時不敢相信。
“此事千真萬確。因趙主父平定代地後,欲立長子趙章為代王,封國之一半與他。相國肥義不肯奉詔,說‘一國不可有二主’,惹得趙章火起,竟殺死肥義起兵作亂。邯鄲那邊見肥義一死,早有準備,起兵與之相拒。趙章所部大敗,奔入趙主父行宮避難,主父欲保之,趙王麾下將領公子成、李兌二人不顧主父,徑自率軍衝入行宮中誅殺趙章,事成後又恐主父見責,因而圍困趙主父行宮三月。及至趙惠王匆匆趕來下令解圍時,趙主父已餓死有多日了。”
——趙主父,即趙武靈王,他的死因上文秦國君臣已對答得詳細。怕有的朋友尚不明白其中的來去去脈,在此再詳細解釋一下。
趙武靈王起先立的太子是長子趙章,後來因得了美人吳娃,寵幸無比,便“廢長立幼”,罷黜了趙章,改立吳娃之子趙何為太子。及至“胡服騎射”初見成效後,趙武靈王欲親率大軍長期經略北方,因此自稱“趙主父”,專心從事於軍旅。他提前將王位傳給了太子趙何——趙惠文王,讓其鎮守國都,以當四方,因此從公元前299年起,趙國出現了“二王共存”的局面。趙主父平定中山、代地後,見小趙王雖年輕,但處理得當,群臣依附,心中又喜又憂:喜的是,趙何有如此才幹,趙國後繼有人矣;憂的是,眾趙國臣子逐漸只惟趙王之命是從,對自己這位“主父大人”卻漸漸的看輕了,更有甚者,連相國肥義,宗室頭領公子成都倒向了趙王一邊。他思來想去,覺得還是收回君權更妥,但趙王立也立了,又無大錯,總不能再輕易將他廢了吧——何況這時他最寵幸的依然是嬌滴滴的美吳娃。於是他另出一計:立長子趙章為代王,將趙國一分為二,實現“三王共存”的局面,這樣兩個兒子的權力都被限制了,自己又可以達到重新掌控趙國的目的。他想的是好,只可惜兩位兒子各有打算:長子趙章聽說這事自然是求之不得,趙王趙何則不願順從。這時,相國肥義站了出來,公開反對主父的舉措,明確指出這樣一來,趙國勢必分裂,辛辛苦苦創下的大好局面必遭破壞。趙主父知相國說的在理,但又想重掌政權,正猶豫時,趙章不幹了:父王說要立我為代王,關你肥義何事?於是他暗中召集肥義前來議事,一邊就做好了謀反準備。肥義其實心中也有數,去時就佈下了後招:一旦我有去無回,公子成立即起兵,協助趙王平叛……以上種種,促成了上文提到的結局,史稱趙國“沙丘宮之亂”。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