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08-14 16:16:48
經過滅突厥之戰、平吐谷渾之戰、以及聯姻吐蕃三大事件,唐朝的聲望逐漸享譽整個亞洲。當時的亞洲,共計有七個大國,自東向西一路數過去,分別是:大唐帝國、吐蕃王朝、戒日王朝(古稱天竺,統治中心在今天的北印度)、西突厥、薩珊王朝(波斯第二帝國,統治中心在今天的伊朗)、阿拉伯帝國(古稱大食,統治中心在今天的阿拉伯半島)、以及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統治中心在今天的土耳其)。七個大國之中,唐朝的實力公認第一,基本無人膽敢招惹,而其他六國則攻殺不斷,強弱之勢經常扭轉,比如像薩珊王朝在不久後就被阿拉伯人所滅。鑑於本作的重點是中國戰爭史,故對於唐朝之外的各國紛爭不會加以詳述,在此,只大致談一談其中特殊的一個大國:戒日王朝。
戒日王朝是現代官方的稱謂,唐朝時期的中原人都稱之為身毒,或者天竺。唐朝著名高僧玄奘(唐僧)西天取經,最終目的地就是戒日王朝境內的那爛陀寺。《西遊記》只是神話小說,正史中的玄奘取經,既沒有孫猴子、豬八戒、沙和尚等一眾武藝高強的保鏢,也沒有唐太宗御賜的袈裟、紫金缽—因為唐太宗並非佛教信徒,所以玄奘去西天取經是沒有獲得官方支援的,完全是個人行為。公元631年,玄奘經過三年的長途跋涉,首次抵達戒日國,受到該國戒日王的隆重接待。又經過十二年的遊歷和講學,公元643年,玄奘帶著六百多部佛經從戒日國讚譽而歸,唐太宗得知此事,欽佩於他的毅力和學識,這才鄭重召見,並想讓玄奘還俗,準備授他一顯赫的官職。當然了,這與玄奘致力於翻譯佛經、弘揚佛法的初衷相違背,自然遭到了玄奘的拒絕。唐太宗對玄奘取回的佛經興趣不大,但對他取經途中的種種見聞十分感興趣。經玄奘描述,當時的戒日國,並非如唐朝一樣是大一統的國家,而是如同之前的春秋戰國,城邦林立,共計有數十個小國組成。戒日王相當於周王,是整個地區的“共主”,在其治下,各個小國的首領、王侯都彼此獨立。玄奘還指出,之前中原人習慣稱呼該地區為身毒、天竺,其實都太不正確;從今往後,宜統一稱呼其為印度。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