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4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5-01-12 01:15:35

決定東漢末期局勢走向的外戚、宦官之爭就此失去懸念,僅過半個時辰,數千北軍將士集體倒戈,投降於宦官,竇武自盡身亡。曹節、王甫梟取竇武首級,懸掛於洛陽城中,以警示滿朝文武。又計點參與此戰的大小功臣,論功行賞。計點下來,因張奐在這一戰中指揮尚佳,立場堅定,當仁不讓成為“最大功臣”之一,宦官感激其相助之功,拜之為大司農不說,又封之為侯。

張奐痛哭流涕過後,對此言辭拒絕,不肯接受。

他完全沒想到這一戰有如此重大的意義,所謂“竇武私調北軍,起兵叛亂”,更是宦官設下的一個騙局(宦官搶奪玉璽,私擬詔書在先)。因此,當他得知宦官在取勝之後,立即威逼竇太后遷出後宮,盡數控制政權;並追捕黨人,開啟第二次“黨錮之禍”時,強烈的愧疚感擊垮了他。他開始不斷的向朝廷上書進言,請求為竇武平反,又推薦著名黨人領袖李膺,欲使之進位為三公之職。幾番努力下來,曹節、王甫等人也看不懂了:這張奐既知軍政大權已歸宦官掌握,我等已形同“皇帝”,為何還做這等毫無意義的事!再看其所獻上的滿滿一堆各類奏書,十有八九都是在為黨人求情,自責之心畢現,言辭感人。但宦官又不傻,一把火下去,焚燬掉大半。燒到最後,只留一份奏書未燒,因為其所奏之事主要為勸停漢軍與東羌之戰,和宮廷政治鬥爭全無關係。宦官們經過商議,決定看在張奐實有大功的份上,還他一個情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