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2-25 22:13:58
局勢到了這一步,大宛王再也無計可施。——失了外城可以守內城,失了內城可以打巷戰。但被絕斷了水源,如何應付?遙想兩年前,漢使車令怒髮衝冠,擊碎金馬,笑大宛乃井底之蛙。那時只覺漢國遙遠,漢使狂妄,殺就殺了,並未覺得有何不妥。今日親見漢軍威風,方知何為強軍,何為大國,悔之晚矣!
大宛王更沒想到的是,這支所謂的強軍不過是支“囚犯軍”,屬三流水準,軍隊統帥也非抗匈三傑。若衛、霍尚在,豈容他囂張到今日?
正懊悔間,宮外突然喊殺聲大起,馬蹄聲連串兒響,漸漸遠去。大宛王不知何事,令手下前去打探。不多時,手下來報:“大將煎靡見漢軍步步緊逼,深感不忿,已率敢死之士三千人出城去了。”
大宛王大驚,下令左右皆操持軍械,隨他登城觀戰。到城頭時,只見下方人頭踴躍,大宛軍已出內城,於外城中布成陣勢,煎靡身居前列。對面的大隊漢軍見狀早已避開,退往遠處,唯有一隊人馬千餘人佔住空曠處,當面相迎,布成一字長陣,如蒼龍一般。大宛王不解其意,再細看時,卻又見該隊軍士人人手持一樣物什,瞄向前方——卻是手弩!由不得識貨的大宛王急令退兵,大宛將士已奮勇撲上,一瞬間紛紛落馬!
——要說西漢弓弩之最,非“大黃”莫屬。李廣所用之大黃,乃弓,雖然威力非凡,卻不便推廣(畢竟不是人人都是神箭手)。普通軍士所用之大黃,乃弩,依拉開所需臂力之大小,又分作十等:最末等為一石,撐開需用五六十斤力;再往上又有二石、三石……以至十石,撐開所需的臂力依次遞增。因此軍中常用的多為一石、二石,最多三石,普通軍士藉助腳踏都能拉動。再往上去,就需集數人之力了。之所以說此物方便推廣,是因為它與弓相比,有兩個極大的好處:一,可以預先上弦(不用等到敵軍衝過來時才手忙腳亂作準備);二,附帶瞄具。因此裝備上強弩的漢軍一下子全成了“山寨版”李廣,或許力量和準頭差了一些,但當數千人一字排開發射時……排山倒海,無所不破!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