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7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6-04-22 07:32:50

正文:

與巴人作為山地民族驍勇善戰相比,蜀人作為農業民族,民風柔弱,缺乏血性。但農業民族生息繁衍的家園往往都是肥沃的平原沃野,秦人兼併蜀國無疑擴大了秦國的農業區(注:渭河平原約3.4萬平方公里;川西平原約2.3萬平方公里;漢中的平原區接近1萬平方公里。)。而且,川西平原覆蓋著肥沃的紫色土壤和潮土,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穿流期間,水量充足,再加上溫暖的氣候條件,真可謂從事農耕的天然理想場所。所以,蜀地對秦國的意義主要在於開發當地的農業資源提升秦國的經濟實力。

秦國對蜀地的開發,第一個內容是建立城郭。秦國開始在蜀地大規模建城始於公元前314年,據《華陽國志》記載——“惠王二十七年,儀與若城成都,週迴十二里,高七丈。郫城週迴七里,高六丈。臨邛城週迴六里,高五丈”。這三個城市都採用秦國城市的樣式,而郡治成都的街道閭里一切規模,均與首都咸陽等同。

同時,秦國還對巴蜀地區進行移民。秦國對蜀地第一次大規模移民也發生在公元前314年,根據《華陽國志》的記載,這次移民的規模是“秦民萬家”,按以一戶五人計算,也就是五萬人。五萬人的規模在我們今天不算什麼,但放在人口特別精貴的古典時代,可就非同一般了。其實秦國關中本土也是地廣人稀,甚至還用減免賦稅的辦法招徠三晉的農民到秦國來墾荒呢,一次性地就對蜀地移民五萬人,足可見秦國對蜀地的重視。而後,對巴蜀地區的移民從未間斷,移民的成分大體包括庶民、罪犯和戰俘三類。到嬴政大帝統一中國以後,秦對巴蜀的移民達到了高丨潮丨,六國大量的豪民被強行遷到蜀地,這些豪民原先大都是富甲一方的大商賈,他們到了巴蜀以後,又幹起了買賣,活躍了當地的經濟,自身又再一次鹹魚翻身。如卓氏、程鄭等,在臨邛冶鐵,傾銷於滇、蜀各地,以致“富致僮千人,田池射獵之樂,擬於人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