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戰國時期,《華陽國志�6�1巴志》載:“七國稱王,巴亦稱王。”其疆域“東至魚復(奉節),西至僰道(宜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儼然就是一個疆域廣袤堪與七雄比肩的泱泱大國。巴國的政治中心主要在江州(今重慶),但位於長江沿岸的平都(現在的豐都,以鬼文化著稱),枳(現在還叫涪陵,是各代巴王陵寢所在,現在最出名的是榨菜);以及位於嘉陵江下游的墊江(合川)都曾經成為巴國階段性的政治中心。到了戰國晚期,因為受到楚國的壓迫,巴王遷都到位於嘉陵江中游的閬中。
巴蜀兩國雖然都位於中國大陸的西南地區,但兩個民族因為居地和生存環境的不同也造就了它們在文化性格上的差異。蜀國疆域主要位處於川西平原,作為一個立足於平原而且從來不為水資源匱乏而煩惱的民族來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農業民族。而出於對水資源的梳理和分配(如鱉靈治水),所以到了開明王朝時代,古蜀國在政治組織的構建上已經進入到相對成熟的國家形態。《世本》載:“蜀無姓”,歷史學家徐中舒認為:蜀所以無姓者,是因為它已經跨越了部落組織形態而進入國家形式了。
但是,地緣上的閉塞在阻礙了外族入侵的同時也導致自身與外界交流的困難。相對優越的生存環境和危機意識的缺乏助長了蜀民族夜郎自大般的自我陶醉,再加上悶熱的盆地氣候導致蜀人在身材上的相對矮小,所有這些促成了蜀人缺乏陽剛血性,在武力上孱弱無力,所謂“蜀中無良將,廖化做先鋒”。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