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十四卷 番外 朕是天可汗 第1965章 火槍隊長袁搖旗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大明崇禎六年四月二十二日,遼西小淩河戰場上的形勢是這樣的。

明軍大部隊在小淩河以南列陣展開,人數佔據絕對優勢。但他們自己並不知道,因為明軍的偵查騎兵被小淩河阻擋,所以搞不清對岸後金軍的虛實。因為搞不清虛實,所以朱由檢就派出了自己手頭最強的步兵——薊遼總督的督標,還讓袁崇煥親自帶領,過河去結成堅陣。

在袁崇煥的6200步兵結陣完畢後,朱由檢又命令侍衛團炮營的渡河官兵和薊遼軍炮標的一個營一起渡河,同時也將4門12斤紅夷短炮、4門24斤黑鍋炮、8門3斤野戰炮一起運過河(這些火炮除了4門黑鍋炮是根據朱由檢的命令從大寧拉過來的,其餘都是薊遼軍的炮),開始在袁崇煥的督標軍搶下來的灘頭陣地上設立炮兵陣地。

而後金軍那邊,就是豪格帶來的14000人(其中包衣佔了半數)和阿敏的7000餘人(他們主要是鑲藍旗滿洲、鑲藍旗漢軍和鑲藍旗朝鮮的兵丁),攏共就21000餘人,總兵力只有對岸明軍的三分之一。

不過後金軍也不是沒有勝算,因為他們佔據了有利的地形。

而且因為明軍的騎兵之前沒辦法渡河偵查,同時後金軍又故意大張聲勢,虛建大營,廣立旗幟。所以明軍直到戰役打響,也不知道後金軍的真實實力,甚至還認為黃臺吉就在錦州。

另外,後金軍的21000餘人也不是平均分佈在漫長的小淩河沿岸的,而是集中在錦州城內和錦州城南的一個大營當中。用來看守小淩河北岸的只是十個木堡和千餘騎兵,靠這點兵力根本不足以抵擋明軍大舉渡河。而且小淩河的寬度有限,佈署在河南的12斤紅夷短炮和24斤黑鍋炮都能把炮彈準確的轟到北岸守軍的頭頂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