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野史中上述記載有那麼幾分真實性的話,那麼王秋給張廣泗做的這番presentation,立論清晰,分析全面,措施明確,簡直可以說是一篇金川版的隆中對。這個王秋顯然十分不簡單,只可惜他的真實生平一直籠罩在歷史的迷霧之中,我們早已無從知曉。
因而,民間後來流傳著一種說法,認為王秋其實是一位反清復明的志士,而大小金川則藏有明朝最後的遺民,他們義不帝秦,誓於滿清對抗到底,清軍發動大小金川之戰,其實為的並不是打擊不聽話的土司,而是要徹底剷除前朝隱患,否則怎麼解釋乾隆竟然不惜花那麼大代價,非要拿下這塊彈丸之地不可?據說王秋臥薪嚐膽,不惜身犯險地去清軍大營臥底,為的就是設法擾亂敵人的指揮系統,使之屢戰屢敗。
不過這種說法,無論在清廷還是藏族的正規史料中,都沒有找到任何依據,因而極可能只是一種空穴來風,野史姑且記之,我們也姑且聽之吧。
(待續)
日期:2013-09-24 10:24:10
《五、躑躅不前》(中)
清朝史書記載,根據良爾吉、王秋等人的反映,張廣泗所瞭解的敵情是,大金川的主要兵力集中在兩處軍事重地,莎羅奔土司親自鎮守勒烏圍(在今天金川縣城對面的勒烏村),而他的侄子郎卡則駐紮在噶爾崖(在今天金川縣城東南三十公里的安寧鄉),這兩個守衛嚴密的要塞都建在大金川河的東岸,而河西岸也有數百里土地歸莎羅奔所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