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有沒有一家很多人邊哭邊吃的店子?”
路人馬上就知道他說的是賀圓滿的小吃店。
不過這種客人一般都只會來一次,要是有第二次來的,十有□□是帶著朋友,然後笑眯眯的把他朋友的醜態全程錄影。
坊間甚至還有傳聞,此物因為味道過於慘不忍睹,甚至能大幅度的刺激大腦,讓受害者口齒變得特別伶俐,得以成功發洩自己的不滿,也算是一種動態平衡。
賀圓滿在旁邊看得很樂。
他後來還把這事兒當笑話一樣說給祁承聽。
任務完成,初級羈絆建立,祁承身體明顯好轉,連醫生都感到很驚訝。
他身上的管子暫時撤下來了,只是還不能下地,只半靠在床上笑眯眯聽他說話。
賀圓滿就絞盡腦汁說些有趣的事情給祁承聽,他喜歡看祁承笑,祁承笑的時候,好像整片天空都亮了。
他覺得祁承真是個好脾氣的,聽著他絮絮叨叨的也不嫌煩,大部分時候都沉默的聽著,偶爾接幾句腔,但眼睛一直都看著他,叫賀圓滿就算一個人說話也一點都不覺得尷尬。
但是祁承身體還沒有徹底康復,他並不敢久留,生怕影響了祁承休息。
“那我先走了,明天再來看你。”賀圓滿依依不捨的從病床前的小凳上起身。
祁承臉上的笑淡了一點,輕輕點頭:“路上注意安全。”
剛出祁承的病房,一對渾身富貴的中年夫妻急衝衝的從他身邊過去,把賀圓滿給嚇了一跳。
他極少在這間醫院裡看見其他病人或者家屬,面對面碰到這更是頭一回。
“抱歉,”醫院的陪同人員一直等在門外,見賀圓滿出來忙迎上來。
賀圓滿看著那對夫婦的背影,覺得有點眼熟。
那兩人步履匆匆,一下子就轉進了隔壁的病房。
“他們是……”賀圓滿還在努力回憶。
“抱歉,我們不方便透露客人的隱私。”接待賀圓滿的還是那個甜甜的小姑娘,滿臉微笑的說。
“哦哦,沒事。”賀圓滿搖搖頭,乾脆把這事丟到一邊不再去想了。
沒想到,沒過幾天,他在自己的店子裡又見到了這對夫婦,兩人身邊還跟著一個骨瘦如柴的年輕人。
那年輕人看上去有些可怕,臉上身上一絲肉都沒有,面板像是直接貼在骨頭上,遠遠看去,彷彿一個活動的骷髏,只一雙眼睛黑黢黢的凸出來,十分嚇人。
“就是這裡?”這對中年夫婦中的妻子挑剔的看了看賀圓滿的小店,站在門邊上都不想進來。她的身材豐腴,臉盤微胖,但是仍然能看得出來年輕時候是個美人,只是穿戴實在有些誇張,小指粗的翠玉項鍊,蠶豆大的鑽石戒指,碩大的滿綠鐲子,渾身都閃現著鈔票的金光。
第21章
她丈夫和妻子模樣有些相似,也是微胖臉盤,矮墩墩的身材,穿著普普通通的老頭衫大褲衩。
“我聽說就是這裡賣的水好,說不定對咱們兒子有用。”他愁眉苦臉的看看枯瘦嶙峋的兒子。
“我看你這是病急亂投醫!”妻子再上下打量了這裡一番,十分嫌棄。
“就試試,反正一杯水也喝不壞人。”丈夫好脾氣的說。
他們的兒子連走路力氣都沒有,被人攙扶著從車上下來,依然半靠在一個身高體壯的護工身上,抬著眼皮看看店子,一臉可有可無的模樣。
為了他這個病,父母跑了無數地方可全都不見效果,如今這麼一個小吃店能有什麼辦法?
也確實就像他媽說的那樣,不過是病急亂投醫。
店裡人不算多,不過比一般的小吃店生意顯然好了不少,人來人往買什麼的都有,最奇怪的是有兩個人,一人在吃豆腐腦,吃得滿臉都是淚水,另一個人前頭什麼都沒有,正舉著手機在那邊哈哈大笑。
真是個奇怪的店子。
“給我一杯二十塊的那個水。”中年男人跑到櫃檯前頭,遞了二十塊錢過去,然後拿起小小的一杯水,忙不迭送給兒子喝下去。
他兒子下意識的皺起眉頭,勉強抿了一口。
一年前,陳和根的食慾開始減退,暴瘦,幾乎無法進食,只能靠吊水和打營養針維生。醫院診斷是神經性厭食症,然而各種治療方法都試了,依然毫無改善,只能看著他一天天虛弱下去。
陳太太看著兒子的模樣忍不住開始抱怨:“你說發財有什麼好,還不如我們沒錢的時候,至少那時候兒子還是健健康康的。”
陳先生只沉默著不說話。
三年前,無論誰說起這一家人,都只能讚歎一聲運氣真好。
他們原本只是一戶普通的小市民,陳先生的爺爺雖然在郊外留了一個很大的倉庫給他,只不過那地方太偏,倉庫一直都是半荒廢的狀態,每年頂多租給周邊的農戶存放一下新谷,年收益一萬都不到。
誰想到有一天,那片地方竟然被徵收了,徵地的價格還很不錯。
陳先生是個老實人,就算一下子入袋了幾千萬,依然沒有被暴富衝昏了頭腦,他存了一半在銀行吃利息,另一半想著做做投資,畢竟錢總要活起來才有價值。
他並不是一個很有商業頭腦的人,也沒讀過什麼書,但是運氣是真好,他一共只做了三筆投資,第一筆是在鄉下又買了一片土地,第二筆是投資一部名不見經傳的小成本電影,第三筆是買下一家新公司30%的股權。
買土地是因為他們家的祖訓,只要有錢,總要屯一片地,哪怕是在荒郊野外。那片地真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又偏遠又貧瘠,陳先生買下那塊地方純粹是因為價格便宜。沒想到半年不到,那地方突然要建機場,價格比不得他之前那個倉庫,可重新落袋還是直接翻了五六倍。
那電影則純粹是碰上的。他家原來住的舊房子沒有賣,而是租給了一個窮導演。和那導演聊天的時候,陳先生知道導演正在拍一部電影,只是苦於資金不夠,好不容易拍到一半的電影眼看著就要夭折。陳先生手上正好有一筆錢,看對方人也還可靠,就投了30萬進入,他本來只當救急,導演卻堅持和他簽了正規的合同,於是幾乎從來不進電影院的陳先生,一不小心就成了這部小成本電影的最大投資人。
沒想到這部電影莫名其妙就爆了,第二年,資金大部分回籠,他的回報收益超過二十倍。
最誇張的是第三筆投資,這個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突然取得一項在行業中具有絕對領先優勢的專利,一上市就直接飛昇,連帶著陳先生也跟著成為投資界的一個傳奇。
不過兩年時間,原本普普通通的一個小市民,轉眼變成身家超十億的富豪,最重要的是,因為陳先生福運實在太濃厚,他也異常順利的被上流社會接納,很多一般人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