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這個福氣,更不想為著那些不值得的家人給您的名聲抹黑,又怎麼會舔著臉替那些自作自受的家人撞木鐘?不說太子殿下您眼睛裡不揉沙子,就我們自個兒也繞不過自己的良心。”
“奴婢只是覺得,喜梅她這輩子,實在是太過委屈了。也就是進了毓慶宮,才知道什麼是人過的日子。奴婢實在是不忍心看著喜梅姑姑這麼好的人,卻天天的被她家人欺凌勒索。”
春蘭姑姑說著說著就眼眶發紅,給小太子又磕了一個實在的響頭。不管怎麼說,她們這是又給太子殿下添麻煩了。
“春蘭姑姑快起來。” 小太子趕緊扶起眼淚快掉出來的春蘭姑姑。 “你們有什麼委屈或者是困難,一定要來找孤,不要隱瞞,也無須去勞煩梁大總管。”
“孤讓魏忠跑一趟慎刑司,把你們的意思給傳達了,再讓審查喜梅家人的刑部官員們給想個法子,讓喜梅姑姑不再受她家人的脅迫。”
春蘭姑姑感激涕零,這下喜梅真的是要一勞永逸的擺脫那一家螞蟥一樣的家人了。 “奴婢謝謝太子殿下,奴婢遵命。”
小太子原本輕鬆的心情因為喜梅姑姑的事兒,卻變得有點兒沉重。想著皇阿瑪琢磨的,要讓湯斌大人做毓慶宮詹士府詹士的事兒,就有點兒迫不及待的要見到康熙皇帝。
“你不同意讓湯斌做毓慶宮詹士?為何?” 康熙皇帝有點吃驚,他和太子昨兒提了一句,這事兒基本就是已經定下來了。根本就沒想要讓太子發表什麼意見的意思,更沒想到太子會反對。
“回皇阿瑪,兒臣回去查閱了一些有關湯斌大人一直在研究和親身執行的“朱子理學”的資料,兒臣對於朱熹先生的《四書集註》和教學理念也頗為讚賞欽佩。”
“可是兒臣對於他過於強化“三綱五常”“存天理,滅人慾”,加深社會對於女子的束縛這一點,實在是不敢認同。”
康熙皇帝忍不住扶額,“胤礽啊,讓湯斌做詹士府的詹士,並不是要讓你跟著他學習朱子理學,也不是要你和湯斌深交,你的詹士府需要一位詹士,而皇阿瑪覺得湯斌挺合適的。而且皇阿瑪也已經囑咐過他了,不會讓他對你見天的嘮叨的。”
胤礽看自家皇阿瑪那一副他在無理取鬧的模樣,有點小委屈,湯斌大人哪方面合適啊?
“皇阿瑪,湯斌大人清正持證,以身作則,不貪不拿,這些年來一家人都生活十分簡樸,兒臣很是欽佩。湯斌大人是個好官,放到任何地方,都能造福一方百姓。讓他入詹士府只為教導兒臣,有點可惜了。”
“兒臣心目中的詹士府詹士人選是顧炎武,王夫之,黃宗羲,萬斯同這一類專心做學問的先生們。”
···
“胤礽,湯斌是個好官,皇阿瑪也明白你的意思。 可是你還記得兩年前,皇阿瑪派人懇請顧炎武,王夫之,黃宗羲和萬斯同這四位先生入仕,都被他們嚴詞拒絕的事吧?”
“那位萬斯同現在雖然在史局修訂《明史》,可是堅持不接受朝廷給他的官銜,也從不領朝廷發放的俸祿,一直住在他的好友大學士徐元文的家裡。” 康熙皇帝想到這些心裡也是忍不住的發愁。
漢人都說“子不言父過”,對於老祖宗們當年和前朝的戰爭,尤其是漢人念念不忘的民族仇恨“揚州三日屠”,他身為大清的皇帝,滿清的八旗子弟之一,立場如此,又能做什麼去緩和?
那幾位先生確實都是大才,比湯斌更有真才實學,這些年更是一直在南方各地開館講學,教書育人,教學經驗非常豐富。
他本人對於這些先生也很是欽佩,他也非常想把他們幾位請進宮講講學,談談經。既不追究他們一直以“明朝遺民”自稱,也不追究他們組織過反清復明的各種“詩社”。
還有那位王夫之老先生,到現在可還沒剃髮那,真以為朝廷不知道嗎?裝聾作啞罷了。
“皇阿瑪,兒臣知道這個有點兒強人所難,尤其是王夫之先生家裡的情況,兒臣也不強求。詹士府詹士一職沒有好的人選就暫時空著吧,皇阿瑪?”
“我們派人到這四位先生家裡都客客氣氣的詢問一次,表明皇阿瑪和兒臣的一番心意就好,也順便看看這幾位先生在著書講學方面有什麼需要幫助的。”
“顧炎武先生的“今天下之大患,莫大乎貧。” 還有王夫之先生批評朱子理學的“存天理”“滅人慾”,兒臣認為他們說的都太對了。萬斯同先生既然人在京城,兒臣自是可以把研讀史書的時候遇到的問題,都委託徐大人代為請教萬斯同先生,想來他不會拒絕。”
“行。皇阿瑪都答應你,還有什麼事嗎?” 剛剛見到太子來請安的開心勁兒都沒了,康熙皇帝表示不想和太子繼續聊天。
“有,皇阿瑪。”小太子厚臉皮的當沒察覺自家皇阿瑪對他的嫌棄,一臉認真的繼續說著:“派人去問詢這四位先生的時候,把內務府新研究的手錶帶著,每人給送一塊。想來這些先生們都會需要的。”
手錶目前已經可以製作,可是因為人手限制,數量並不多,除了康熙皇帝和小太子這幾位可以一天換著好幾塊的佩戴之外,其他的宗室勳貴們能人手一塊就不錯了,因此還沒有正式開始對外售賣。
胤礽想著既然派人去請這幾位先生,不管最終結果如何,總不好空著手去,這個手錶可是最合適的禮物了。應該不會被這幾位先生扔回來。
“行。還有嗎?” 一人一塊手錶,正好顯示一下朝廷的氣量和誠意。
“回皇阿瑪,還有。兒臣記得書上的記載,顧炎武先生是在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初四,在山西曲沃韓姓友人家,上馬時不慎失足,嘔吐不止,初九醜刻卒。”
康熙皇帝猛地站了起來,又習慣的在御書房轉圈圈。
顧炎武和王夫之兩位先生確實年齡大了,王夫之因為當年清軍入關那時候的戰亂漂泊,身體一直是不怎麼好。可是顧炎武老先生確實是老當益壯,都快七十歲了,還習慣的經常外出訪友,或者是遊山玩水。
康熙皇帝沒怎麼思考一會兒,就決定派人去幹預此事。 反正都忍了那老頭這麼多年了,讓他再多活幾年也行。也好看看那個擰巴固執卻又惜命的顧老頭,被他派去的人救下以後,臉上是個什麼表情。
“顧炎武的事情,皇阿瑪派人去安排。” 這個時候康熙又忍不住想起來他一直想問卻沒有問出口的問題,今兒個被顧炎武這事情一引,忍不住的就想要問一問:“胤礽,你烏庫瑪麼···?”
胤礽一愣,明白了康熙皇帝想問的事情,站了起來,一臉嚴肅的回答:“皇阿瑪請安心,烏庫瑪麼得享晚年。平時讓烏庫瑪麼開開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