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也不想,沒害怕過。” 當初堅決支援康熙削弱三藩和“撤藩”的納蘭明珠大人立刻站出來回話。
康熙皇帝冷笑出聲,幽幽的說道:“你沒想過,沒怕過,可是朕怕過啊。朕抱著剛剛出生就失去母親的小太子,雙手都在顫抖。”
小太子感受到皇阿瑪的情緒又變得悲涼憂傷,知道皇阿瑪這是想起了自己的親額娘仁孝皇后。
他知道皇阿瑪和他的親額娘感情非常的好,聽過皇阿瑪講述的皇額娘年幼時候的一些趣事,還有他們大婚前後的一些歡樂往事。偶爾被帶去鞏華城看望陪伴皇額孃的時候,都會聽到康熙皇帝絮絮叨叨的,把他的一些日常瑣事都細細的說給皇額娘聽。
但是因為他的生辰之日就是皇母的忌日,康熙皇帝怕他心裡難過,就沒和他講過元皇后去世之前,那段對於大清和愛新覺羅家族乃至整個滿洲八旗都異常艱難的日子。
但是殿裡的大臣們尤其明珠大人和索額圖大人這些滿清近臣,卻都心知肚明,皇上這是又想起了仁孝皇后難產的事情。當年三藩剛剛反叛,朝野震盪不安,元皇后擔心皇上,幾乎是每天都事必躬親的照顧皇上,勞累過度,卻又恰巧懷了現在的太子殿下,才沒撐過生產之危。
大殿裡面靜的可怕,沒人敢在這個時候去撞康熙皇帝的槍口。尤其是覺得此事關乎前朝漢家臉面的漢臣們,更是不想發表什麼意見。
小太子雖然不是很明白,但是他感受到了皇阿瑪憤怒之下那無邊無際的傷痛。看著大臣們連呼吸都不敢的樣子,也板著小臉,學著康熙皇帝的模樣,面無表情的默默看著殿裡的大臣們。
他從沒想過,因為他的一個小小的請求,需要讓皇阿瑪花費這麼多時間和精力去達成。
在小太子的心裡,這件事情並不大,它還沒有蒸汽機身上的一個零件複雜。他就想不通,明明是理所當然,順應天理民心的大好事情,為何這些大臣們要如此的阻撓?
精神力高的小太子,當然感受到了殿裡群臣的不甘願,雖然他們懼怕於皇阿瑪的威嚴不敢表露出來。
他又想起了下一步要搞起來的宣傳愛護環境,和開啟民智的大清報紙“休閒娛樂的邸報”,心裡不由的沉悶起來,不知道會不會受到群臣的阻撓? 能不能如他所想的進行下去?小太子放出精神力,感受著殿裡大臣們各種各樣的情緒,心裡更是分外沉重。
不光是“乾隆時期” 有支援閉關鎖國,甚至貪汙腐敗,買官賣官的大臣們,不光是“慈禧時期”有喜歡親近洋人卻防備打壓漢人的滿清貴族。
就好像無論哪個朝代,都有“漢奸”一樣。一樣米養百樣人,有忠臣就有奸臣,有聰明人就有愚笨之人。有能接受蒸汽機的康熙皇帝,可能就會有阻擾蒸汽機投入使用的大臣們。
就好比皇阿瑪給他的那個小太監,小李子告訴他的一則訊息。
明明大家都知道新式服裝的款式更利索,更方便做事,可是有些人就是愛和你講“遵循古禮”,不光是自己天天長袍馬褂,還命令家人也不許穿新式衣服,說新式衣服是不倫不類,有失體統等等。
深切的體會到連康熙皇帝都在有些事情上,也不能隨心所欲的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小太子緊緊的皺起了眉頭。
索額圖大人偷瞄到了小太子的神情變化,心思電轉,覺著這“出賤入良”推行下去,打的也是那些天天端著臉裝高貴的前朝遺民們,和他們滿人有什麼關係?而且大小主子都決定了,他還反對什麼,反正他們赫舍裡家有太子殿下,壓根兒不缺銀子,賤民“出賤入良”,那就多養一些家奴。
於是立馬站出來奏道:“皇上聖明,奴才覺得這“出賤入良”乃是千古之功勞,開青史之先河。奴才謹遵皇上旨意行事。”
第52章 火器32
“太子殿下和四阿哥有如此愛民之心, 又兄友弟恭,乃是大清老百姓的福氣。皇上英明。 奴才謹遵皇上旨意。”
明珠大人緊跟著站出來表態, 當然心裡則是一邊懊惱晚了索額圖那個老傢伙一步,一邊暗罵索額圖那個馬屁精。回話的時候就故意捎帶上養在佟佳貴妃跟前的四阿哥, 噎那個老傢伙一下。
“奴才/微臣等謹遵皇上旨意。”
得,索額圖大人和明珠大人都站出來表態了,他們也麻溜的吧。眼瞅著皇上這是鐵了心的要給賤民“出賤入良”了,他們也不想因為這些不大不小的事兒和皇上擰著來。
小太子雖然還是板著臉學著自家皇阿瑪不表露情緒,心裡則對這個突然反轉的場面有點懵。
他只是從史書上看到赫舍裡·索額圖和納蘭·明珠兩位大人在康熙朝權勢很大,引起康熙皇帝忌諱,最後二人都被撤職查辦, 下場淒涼。 今兒參與議事第一次切實感受到了這兩位群臣之首的威勢,難免擔憂起來。
康熙皇帝卻是不動聲色,似乎是習以為常, “恩,既然眾位愛卿都沒有意見, 那就想想具體的怎麼實施下去, 有什麼想法都寫個摺子遞上來。兩位戶部尚書, 你回去後帶著戶部的官員們好好的商討此事,寫個章程出來先。”
“朕的兩個事情都商議完了。眾位愛卿,你們可有什麼事情需要商議?愛卿們都暢所欲言, 有想說的都說出來,不用顧忌。”
“回皇上,奴才有個事情, 想說出來請皇上和諸位大臣們參考參考。” 沒想到是倭黑大人先站出來,殿裡大臣們都有點吃驚。
“倭黑,有什麼想法兒,說吧。” 康熙皇帝也是吃驚,這傢伙看著粗魯,可是卻也有點兒小精明,他知道自己胸無點墨,說不來那些引經據典的“之乎者也”,對於漢臣尤其是有關漢人的事情,一般是從不結交也從不開口的。
“謝皇上恩准。奴才聽說南方被戰火波及的地方,有很多女娃兒受難,因為她們裹著小腳,逃命的時候想跑卻跑不起來。奴才對於那些失去女兒的父母們很是同情。雖然現在戰事馬上都結束了,可是奴才想著,既然賤民都“出賤入良”了,也順便把這些小姑娘家裹腳的事情再給議議,杜絕了最好”
···
殿裡大臣刷的分為兩派,滿清大臣們是連臉上的皺紋都在透漏出,我不認識這個傢伙的資訊。
漢臣們則是用眼刀刷刷的射向言語無忌,口出狂言的倭黑大人。什麼叫既然賤民都“出賤入良”了,也順便把這些姑娘家裹腳的事情再給議議? 合計著您倭黑大人是把賤民等同於我們漢人家裹腳的女兒們啊。
康熙皇帝忍住扶額的衝動,抬起右手捂著嘴,用力的咳嗦了兩聲。他看著這個倭黑還一臉的蒙圈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