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篇:天國王朝》
故事的開頭,彷彿一片田園詩般的樂土:
“凡是人們為了維持生存和幸福所需的東西,無論是衣或食甚至是奇巧與奢侈,在這個王國的境內都有豐富的出產,無需由外國進口。我甚至願意冒昧說,實際上凡在歐洲生長的一切都照樣可以在中國找到。否則的話,所缺的東西也有大量其他為歐洲人聞所未聞的,各種各樣的產品來代替。”
寫下這些文字的,是義大利傳教士馬提奧.利齊,他的中文名字也許更為我們所知——利瑪竇。公元1552年,利瑪竇出生於義大利中部的馬塞拉塔,九歲時進入本城耶穌會學校學習,後來在羅馬加入耶穌會。公元1577年,利瑪竇前往遠東傳教,1582年8月到達澳門,然後前往廣東,從此開始了在中國長達二十八年的生活。
當年像他這樣來到中國的西方人,遠不只利瑪竇一個。據說,明末登陸中國的那些最早的傳教士們,很快就感到非常慚愧甚至羞愧,因為他們發現這個龐大帝國是如此富饒,經濟文化的發達都遠超他們的想象,基督教會形容的那個無所不有的“天國”,恐怕也不過如此。
傳教士們馬上遇到了難題,帝國官員們對外來宗教普遍缺乏興趣,而且孔孟釋老的信仰根深蒂固。傳教士開拓市場的通常技倆,比如他們在美洲、非洲以開展慈善事業和教授生產技術為先導的傳教方式,在帝國很難行得通——傳教士們確實沒什麼拿得出手的——也許火炮和鐘錶儀器製造技術除外,但即使這些,在帝國政府看來也只不過是些微末的奇技淫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