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1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4-07-10 09:19:43

第十九章 耿伯昭初投漢使,守薊中劉接謀逆

耿弇(yǎn),字伯昭,扶風茂陵人,乃上谷太守長子。其父耿況字俠遊,與那鉅鹿耿氏雖非一門,卻也頗有些淵源,其先人自漢武帝時,以兩千石官吏自鉅鹿遷至扶風。及王莽登基後,耿況以明經徵為郎官,與王莽從弟王伋共學《老子》於安丘先生,後遷朔調連率,轉任上谷太守。共育有六子,除長子外,分別是耿舒、耿國、耿廣、耿舉、耿霸。

上谷與其相鄰的漁陽,地處幽州,遠離中原,與匈奴、烏桓、鮮卑毗鄰而居,自古以來便時常受邊陲遊牧民族劫掠侵襲,兩郡百姓更與之結下血海深仇。也正因如此,民風彪悍,人人尚武,且為了抵禦匈奴、烏桓、鮮卑,又廣育馬匹,遠在春秋時期,便是聞名燕、趙的馬場。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銳意變革後,兩郡軍民皆習馬戰,可謂騎術精益,戰技一流。在此環境耳濡目染之下,耿弇兄弟幾人自幼演習武技,可謂弓馬嫻熟,聞名遠近。耿況也算頗有儒雅之風,不願幾個兒子就此成為赳赳武夫終難成大器,遂又延請名師,教授經史兵法。幾個兒子倒也出息,尤其是耿弇最為聰穎,一點就透,舉一反三,令耿況甚是欣慰。

莽朝敗落後,耿況乃是王莽所拜郡守,深以為不安。適逢更始皇帝遣使者傳檄天下,言先降者復爵位。耿況領郡中官署迎使者於界上,並奉印綬,誰知那使者收去後一宿無還意。功曹寇恂勒兵直赴館驛入見使者,好言相勸,那使者不為所動,後來才知欲勒取財物之意。寇恂怒斥使者,以兵相脅,迫其送還印信,封拜耿況。自那之後,上谷郡對漢庭心生間隙,冷眼以對。直到劉秀鎮撫河北,斬前使立信,耿況才對大漢重新認識起來。如今莽朝已然覆滅,大漢中興已成事實,雖得前番寇恂之力,重封上谷太守,可畢竟是以武力相迫使然。不論漢使如何過錯,如今都已成了糊塗賬,若漢帝重翻舊事,怕這上谷郡太守的位子終是坐不穩當。耿況與長史景丹、功曹寇恂、長子耿弇商議再三,還是決意遣長子西入洛陽面見漢帝,一者請罪,二者遞送降書,三者請皇帝封賜,也好名正言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