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在古代戰場上,特別是在三國時代,攻城的手段,不外乎就是蟻附、雲梯、衝車、巢車、臨車。
再加上堆土山,挖地道,水攻等。
如果實在攻不下,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圍死,等著城裡的人薪盡糧絕,不得不出城而降。
拋石車當然也有。
但在馮某人沒有拿出石砲這種重量級毀滅性攻城器出來之前,拋石車在兩漢與三國時代一度不是主流。
原因很簡單。
隨著修築城牆技術的不斷髮展,以人力拉繩索進行拋石的拋石車,已經對城牆構不成太大的威脅。
不過兩軍在野外對壘時,倒是可以對木製的營寨造成重創。
這也是官渡之戰時,曹操出動了霹靂車的原因。
至於像巢車、臨車這種攻城器具,已經算得上是重型攻城器。
這個時代的軍中工匠,基本沒有什麼文化——除了某位姓馮訓練出來的漢軍——幹活全都是靠經驗。
不要說兩個工匠所造的器具,就是同一個工匠所造的兩個器具,可能零件與零件之間的尺寸間隙都不一樣。
更別提什麼標準化。
圍城之後,不能逼降的話,想要打造出足夠的重型攻城器具,至少也要半個月時間,甚至更長的時間。
除非軍中有一支具備了一定文化水平以及掌握了標準化模式的工匠隊伍。
這個時候,就看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的正確性了。
因為打造重型攻城器具,對於古代來說,也代表著一定的科技水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