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6-04 10:59:24
□連載54 第五章 周旋於敵友之間
2、受封吳王(下)
《傅子》記載,曹操晚年的主要謀士、時任侍中的劉曄勸曹丕不要接受孫權稱臣,他認為當前正是亡吳的大好機會,應和劉備共同討伐孫權,吳亡之後,蜀也就難以單獨存在,天下可以很快一統。
曹丕志向不小,但雄才大略確實比其父差了不少,對於劉曄的建議他顯得很狐疑:“人家主動稱臣你卻討伐他,這會讓天下那些想來投奔的人喪失信任(疑天下欲來者心),他們必然會產生恐懼,不能這麼做。何不先接受孫權投降,之後一塊去伐劉備呢?”
劉曄立即反駁說:“蜀地遠,吳地近,劉備如果聽說討伐他,一定會回軍,我們也沒有辦法。現在劉備必欲滅吳,如果聽說我們也伐吳,他會高興地前來。”
曹丕不同意伐吳的理由看似正確其實荒繆,群雄爭霸初期,如果說殺一降者寒了想歸順人的心,那還說得通,所以曹操當年不殺張繡,不殺劉備,但時勢變化,格局已定,已沒有多少還在擇主的英雄了,反之應該抓住每一次機遇,不讓它白白錯過。
曹丕仍堅持接受孫權的稱臣,劉曄聽說要封孫權為吳王時,又竭力勸阻。
劉曄說:“即使不得已接受孫權稱臣,可以增加將軍的名號,封他個十萬戶侯都行,但不能封王(不得已受其降,可進其將軍號,封十萬戶侯,不可即以為王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