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到這三個字,連我都有點膽戰心驚。對現在的人來說,化人場可能已經非常陌生了,聽都沒有聽說過,但是對於老輩的河灘人,那就是一個揮不去的陰影。但凡親自去過化人場的人,至少要連做幾天的噩夢。
過去的人奉行土葬,但是黃河多災,中原地區自古以來人煙稠密,水災氾濫,又是兵家必爭之地。遇災遇戰,死的人不計其數,埋都埋不及。冬天好一些,如果死亡高峰發生在夏天,屍體幾天就爛了,極有可能孕生瘟疫。這時候沒有別的辦法,死屍都被成批的集中起來,撒上石灰,然後在很偏僻的地方搭起幾座大窯,像是燒矸的那種窯,裡面燒著從平頂山或者豫北地區運來的煤,一人多高的風箱不停的運作,一窯能塞進去六七具屍體,窯門一關,直接在裡面燒成灰。當年花園口大堤決口的時候,黃河水一淹千里,沿河幾座大的化人場每天二十四小時不停的燒,都來不及處理淹死的人。
化人場跟現在的火葬場大概是性質相同的地方,但給人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化人場的外頭,常年都守著一些拉著板車的人,大窯裡頭燒出的骨灰沒人收斂,最後全部被板車拉到河灘的瓜地去當肥料。在那個地方,眼睜睜看著一堆一堆的死人被燒成灰,誰都會有兔死狐悲的傷感。
解放後,幾個大的化人場都被拆掉了,死了人一般還會去土葬,除非遇到災年,真的忙不過來,河裡的浮屍,還有在晾屍崖放了太久卻無人認領的屍體,會被私下拉到大錘溝的化人場去燒掉。雷真人說的沒錯,想來想去,整片河灘,只有化人場的周圍,有可能露天存在一些被人遺忘的屍骸。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