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問題問得越好,也就表示離答案越近了。
但是如果離答案越近,那麼內心也就會越為煎熬。因為答案就在面前,朦朧的就如同隔著一層紗,你越是想看清它,但就是越看不清。
喬幫主經過無數次掙扎,試圖衝破眼前的這層紗,但是都沒有成功。答案就在那裡依然若隱若現,而此時的喬幫主已經精疲力竭。
上天似乎總是要在你最為感到絕望的時候,才會提示你通往成功的法門。
這一次,也不例外。
既然撞不破,那我就繞過去吧。
或許這才是能得到答案的唯一途徑。
轉換了思考角度的喬幫主終於看到了這層紗之後的答案——物美價廉,使用者至上!
日期:2014-08-11 09:48:05
原來如此!去TM的開放,去TM的封閉,這全都是站在企業的角度上來看問題。而一旦轉換了視角,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上,才發現無論開放還是封閉,其實還真只是表象。
使用者才是問題的本質!
使用者才不會關注企業玩的是封閉體系還是開放體系。他們關心的只有兩點,第一點,產品是否好用;第二點,價格是否合適。而這個幾千年前就被老祖宗們總結出來了——物美價廉,如此而已。其餘的,都是浮雲。
物美價廉,簡單四個字,卻足以秒殺市場上太多的營銷理論。
物美價廉,僅僅四個字,卻足以解釋這麼多年以來蘋果的輝煌與沒落,困境與出路。
1976年蘋果公司剛剛成立,在一片荒蕪的個人計算機市場中“蘋果Ⅱ”橫空出世,令世人為之側目。當時賣個人計算機的僅此蘋果一家,別無他店。儘管其售價不菲,但相比起大中型計算機而言,依然屬於物美價廉的產品,所以大量的使用者為此買單,“蘋果Ⅱ”創下了驚人的銷售業績。
直到IBM反應過來了,然後聯合微軟推出了IBM PC。IBM PC在價格上較蘋果便宜不少,佔據了價廉的優勢。而此時的蘋果的產品依然憑藉著喬幫主超凡脫俗的審美眼光,在物美方面更甚一籌。這個時候的蘋果和微軟各有所長,在市場上也分不出高下。
直到喬幫主離開蘋果,微軟的轉機才就此到來。
此時的微軟由於平臺的開放性,硬體越做越便宜,應用軟體也越來越豐富,隨後推出的Windows 3.0在效能上更是完勝蘋果。於是微軟在物美方面漸漸追趕上來,同時在價廉的路上也越來越領先。
而那個時候的蘋果,隨著擁有卓越眼光的產品大師喬幫主的離開,僅留下了一個只會賣糖水的CEO,產品研發也開始了一落千丈。最終在物美價廉這條路上與微軟的差距越來越大,最終在微軟聯軍強有力的進攻中丟失了大片江山。
第一輪交戰,以蘋果的完敗而告終。
日期:2014-08-11 09:49:06
接下來新的一輪戰爭開始。
喬幫主回到蘋果之後開始東山再起。憑藉著天才般的思路和眼光,喬幫主並沒有選擇在個人計算機領域於微軟死磕,而是快速進入了當時良莠不齊的移動領域,依靠著高大上的iPhone手機,迅速打下一片江山。與當時手機領域的老大諾基亞相比,蘋果始終沒有走價廉這條路,而是將物美做到了極致,以至於顛覆了人們對手機的概念。
緊接著Andriod聯盟開始反攻。
這是個巨大的挑戰與機遇,喬幫主長期以來從靜坐冥想中獲得的智慧此時開始體現出來,他開始了預謀良久的佈局。
這個佈局分為三部分。
首先仍然在物美方面繼續發力,做出了一代又一代越來越完美的手機,保持使用者的忠誠度。
其次,繼續研發出iPad、iTouch之類的新產品,這些絢麗多彩的產品讓使用者們目不暇接,帶領著使用者繼續顛覆移動領域。
最後,天才般的推出了蘋果開放軟體平臺,彌補了蘋果先天性應用軟體欠缺的不足。
這三記組合拳一下子就穩固了蘋果帝國在江湖上的地位。
日期:2014-08-11 09:50:01
同時在售價上喬幫主從來就不跟那些良莠不齊的Andriod移動裝置較勁,事實上喬幫主也不屑於跟它們較勁。
這樣一來,蘋果的產品儼然就被打上了“高富帥”的標籤,註定要高人一等。喬幫主很明白,在物美價廉這條千古不變的準則當中,最為重要的是物美,所以只要牢牢掌控好這一方面,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中國有句諺語,“好貨不便宜,便宜沒好貨”。顧客在購買產品時,最先考慮的必定是物美,其次才是價廉。物美的東西大家都喜歡,但是價廉的東西就不一定了。
從Andriod這段時間的表現來看,大量低端的移動裝置佔據了大半市場,雖然價格極其便宜,但是人們未必願意去買,也未必敢去買。因為即便裝置功能完備,但做工粗糙,效能上大打折扣。其中還有一點就是安全隱患,這年頭移動裝置安全事故頻發,大多出自於這些廉價的機器。
至於Andriod聯盟中的高階產品,雖然效能以大為提高,但是仍然不及蘋果的產品,再加上價位上幾乎與蘋果不相上下,所以仍然無法同蘋果抗衡。
細細分析之下,Andriod的出路,大概只有中端市場了。
日期:2014-08-11 09:50:51
在順著這樣佈局的思路玩上一陣之後,喬幫主還發現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方面,物美價廉中物美和價廉這兩個概念並不是絕對的,在一定的條件下,他們可以互相轉換。
在市場營銷理論中,有一個衡量產品的標準叫做 “價效比”,其具體操作手法為:利用產品的效能指數除以價格得到一個比例,比例越高則代表這個產品越好。
舉個簡單的例子。
蘋果的iPhone手機在中國賣五千塊人民幣,而三星(Andriod市場的領頭羊)恰好也有幾款手機就在這個價位區間。經過不完全對比,大家一致覺得,iPhone手機的效能要遠遠優於同等價位的三星Andriod手機,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蘋果的手機價效比高於三星手機。
三星童鞋聽了表示很不服氣,說道蘋果這樣的效能的我也能做到,只是可能成本要稍微高一點。
大家一聽就樂了,問三星童鞋,那你大概要花多少錢才能整出來。
三星童鞋愣了一下,這原本是句牢騷話,想不到這些人居然這麼較真。然後撓撓腦袋,很天真無邪的告訴大家,大概八千到一萬吧。
那你還說個毛線啊!大家紛紛表示。
日期:2014-08-11 09:51:42
首先在硬體做工上。蘋果每款手機面世的週期大概是一年,而三星童鞋一個月就能弄出好幾款來。如果說蘋果是慢工出細活,那三星完全就是亂刀斬亂麻,在硬體選材設計、做過精良方面根本不能同日而語。
蘋果彷彿一個胸有成竹的武林高手一般,慢慢悠悠的打著太極,它完全搞不懂三星這個小弟弟為何如此急躁,沒有一點大師風範。
其次對作業系統而言,iOS自打出生之日起就比Andriod要更貼近底層硬體,這樣唯一的好處就是它執行的比較快。而Andirod為了相容的特性,先天就跟硬體還隔了好幾個中間層次。
這樣一樣,iOS於Andriod相比,在執行速度上完全就不是一個數量級的,所以無論Andriod如何使力,如何最佳化,始終跑不過iOS。沒辦法,這種先天不足,是後天完全無法彌補的。
所以大家紛紛覺得,三星童鞋你把手機螢幕屏做得大一點又怎麼樣(Note Ⅱ),你把手機搞成專業相機又怎麼樣(S4 Zoom)?
等等,三星童鞋,你確定你是在做手機麼?
日期:2014-08-11 09:52:35
從售價上來看,蘋果手機雖然有點小貴(但是秒殺同等價位的手機)。但是當我們回到價效比上,蘋果手機就真的一點都不貴了,而且還特便宜,完全物美價廉,物超所值。
而一代奇才喬布斯,經過了多麼痛楚的領悟,始終才悟透這個法則。
一血當年的恥辱,從此之後恐怕天下再無敵手。
只是天妒英才,幾經浮沉的喬幫主在2011年10月5日終於走完了他所有的人生歷程,在人世間留下一段傳奇。
“你說我是錯的,那你最好證明你是對的。”流行音樂之王邁克爾?傑克遜這句話是對喬布斯這一生最好的評價。
只是世上再無喬布斯。
願蘋果在接下來的路途中,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