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錦寧從善如流,改了稱呼:“汪大人是調回了京中,還是回京公幹?”
“我已去年初調回京中,在戶部任職了。”汪時彬道。
“恭喜汪大人。”
汪時彬擺擺手:“我跟吏部齊大人,相交莫逆。當年鄉試之前,我是從他口中聽說過杜大人的才學;鄉試之中,又為杜大人的才華傾倒;今日不期而遇。說起來,你我也算有緣。不如咱們去前面茶樓坐一坐,敘敘別後離情?”
杜錦寧的目光不著痕跡地朝四周掃了一眼,並未看到相熟的面孔。末了,她的目光又回到了汪時彬臉上。
她也知道,當年要不是汪時彬受齊伯昆之託對她與齊慕遠多有照拂,她能不能拿到解元還兩說。按說,這個汪時彬是齊伯昆的人,值得信賴,去的地方還是茶樓,跟他去喝一杯茶並無危險。
但此時正是多事之秋,關鍵時刻,稍有不慎就滿盤皆輸。且齊伯昆自己也算是世家之人,只不過他站在了趙晤一邊,以國為重,為君分憂而已。這個汪時彬到底如何,誰能知曉?而且這麼熱絡地邀她去喝茶,雖有可能看在高產水稻的份上,但她行事總得小心。
她抬起手來,十分歉意地道:“真是不巧,我有急事,要回去一趟。改日晚輩再登門向汪大人賠罪,見諒見諒。”
說著不等汪時彬再說什麼,她抬腳就上了馬車。
趕車的周運生也十分機靈,馬鞭一甩,馬車啟動,很快就遠離了汪時彬。
汪時彬的臉色十分不好看,在心裡狠狠罵了一句:“敬酒不吃吃罰酒。”帶著下人轉身離去。
杜錦寧坐在車上,鬆了一口氣。
看了看新來的小廝,她道:“你就叫藍生吧。”
反正他頂的是安適的身份。安適原先叫藍生,現在仍然叫這個名字便好。
“多謝少爺賜名。”小廝行了一禮。
前面周運生問道:“少爺,咱們去哪兒?”
杜錦寧想了想,正要說話,就聽車外有人喊道:“裡面可是杜大人?”
杜錦寧掀開車簾一看,來者是一個三十來歲的中年男子。
她記性好,見過的人都知道。這人雖只見過一面,她卻是認得的,正是靜王府的府丞魯遷。這魯遷雖是一位府丞,卻也是正兒八經的正六品官。要不是杜錦寧剛剛升了官,官職還在他之下。
“原來是魯大人。”杜錦寧拱拱手,然後轉頭朝前面道,“停車。”
眼看著周運生嘴裡叫著“籲”,手上就要勒韁繩,魯遷忙道:“不用停不用停,直接去靜王府吧。我們王爺聽說杜大人進京,特地叫下官在下朝後去府上尋大人,卻不想吃了個閉門羹。下官不好回去交差,正打算在街上轉悠,看看遇不遇得上大人呢,沒想到在這裡碰見了。”
杜錦寧的眉頭微皺了皺。
趙昶相邀,她還真不好拒絕。畢竟趙晤那裡也沒給她佈置什麼任務,舊官職未交接,新官職未上任,想找個藉口表示公務繁忙都不行。
她相信自己的眼光,趙昶真不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他應該不會聯合世家給她下絆子。既然她的任務是在街上轉悠,以待齊慕遠那邊佈置妥當,不如干脆就去靜王府一趟。
☆、第七百八十三章 眩暈
這麼一想,她就吩咐周運生:“去靜王府。”
說著她又朝魯遷歉意地笑道:“我這車伕是潤州人,不大熟悉京城的路,走得可能慢一些。”
“下官前面領路,你們跟著我就行。”魯遷說著,不待杜錦寧客氣,打馬走在了前面。
到了靜王府,杜錦寧剛剛進了大門,就看到趙昶迎了出來。
這一年半里,因為趙昶表現出來的淡薄名利和忠心,趙晤也給了他許多榮耀,時不時在各種場合抬舉他,他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般尷尬了,走到哪裡大家都對他熱絡了許多,他在趙晤和鄭太后等人面前也更坦蕩更放得開,這也是杜錦寧提點他的。
再加上在茶道上受的益處,趙昶對杜錦寧那是真心的感激。
要知道在這京城裡,能有資格讓趙昶親迎至大門口的,還真沒幾人。
“錦寧。”趙昶對杜錦寧喊得也比其他人要親熱,“真沒想到你真的研究出了高產水稻。這樣難的事,我原以為你起碼要個十年八年的,沒想到這麼短的時間內你就做到了。”
“託皇上的福。”杜錦寧笑道,“要是沒有皇上給的安定環境和無條件的大力支援,我再能幹也研究不了這麼快。”
這是她的真心話。
要不是趙晤這人不錯,是個一心為國為民的好皇帝,她就是有這個能力,也有為民造福的心,恐怕也不敢這樣鋒芒畢露,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將她的畢生所學拿出來。
她知道趙昶身邊肯定有趙晤的暗子,監視趙昶的一舉一動。而她這番話,也將傳到趙晤耳裡,為接下來的一切搏得更大的贏面。
相處幾年,趙昶對杜錦寧也算是十分了解了,知道她不是個喜歡阿諛奉承之人。她這樣說,必是這樣想的。至於這話裡有沒有提醒他的深意,就不知道了。如果有,他對杜錦寧唯有感激。
他臉上也沒有絲毫不悅,順著杜錦寧的話道:“沒錯,皇兄是個好皇帝。在其治下,大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為了表現自己剛才那句話是真心實意的,趙昶帶著杜錦寧往裡走,又道:“錦寧你應該知道吧,你那位老師,在南邊可作出了驚人的成績。去年的稅收就比原來翻了一番;沒想到今年更甚,現在這才過去了半年,稅收又在去年的基礎上再翻了一番。當地的老百姓日子過得異常紅火,再沒有吃不餓飯賣兒賣女的現象發生。”
杜錦寧一直有跟關樂和通訊,這些情況,她自是知道的,而且比趙昶知道的更詳細。她還知道,為了想擴大推行這個新政,趙晤跟世家的矛盾激化,局勢一下子反轉過來。
不過這些話她是不會跟趙昶說的,只是附和了幾句,話題就轉到了陸九淵幾人去日苯的事情上。
趙昶是非常想去日苯看看不同的風景的,但他也知道以他的身份不可能,只是興致勃勃地道:“錦寧,你作出來花茶,實在是了不起。我受你啟發,近來跟一群茶友也在研究新茶,不過還沒成功。”
“哦,是嗎?拭目以待。”杜錦寧道。
此時他們已經走到了一個處所。
這不是以前趙昶招待杜錦寧的廳堂或書房,而是一處敞軒,看四周的景緻,倒跟杜錦寧設計的園林裡某個景緻十分相近。一面臨池塘,一面造了一座假山,假山旁邊種了幾株常綠樹,四周則由苔蘚、沙、礫石等組成,沒有任何開花植物,特意營造出一種寂寥蒼山之感,頗得日苯園林枯山水庭院禪意之精髓。
這種意境,杜錦寧在潤州的園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