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385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宋在學制上雖然沒有小學、中學、大學的明確劃分,但各書院的教學物件也是有側重的。比如一般的私塾收的都是蒙童;啟蒙三五年識得字,並把四書通讀一遍過後,有條件、有意向的人家就會送孩子到各書院去讀書,目標就是童生或秀才。

考上了秀才,說明你四書五經都讀透理解透了,三觀已經按要求塑造完成,文化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學者們便認為,這時候學子目光不應該再放在書本,而應該轉到了民生、社會上,否則就是百無一用的書呆子。

也因此,鄉試時寫的文章就要求有對民生、社會問題有自己的見解;即使涉及到四書五經,也不再考查背誦和理解,而應該是更深層次的獨特見解,最好能跟社會問題聯絡起來。

這也要求考上了秀才的學子們不能一味的死讀書,而是多走走看看,深入生活,關注社會。這個時候並不一定需要進書院去讀書,自己讀書或遊學也是可以的。關樂和先前收的那個弟子,這些年就一直在外面遊學,杜錦寧拜師兩年都沒有見過這位大師兄。

雖說自己讀書或遊學也可以,但漫無目的地走走看看,沒人引導你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收穫也並不大。所以府學、縣學,高層次的書院就成了秀才們最理想的去處。

這些書院,也不要求學子必須得坐在那裡聽先生講課。他們會定期開辦一些講座,引導大家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展開爭論,得出自己的見解;有時候也會幾個書院間互相交流,舉辦學術辯論賽,拓展大家的視野。如果有先生對你另眼相看,也會專門對你進行指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