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194

熱門小說推薦

都是小戶人家,也沒有食不言的講究。謝氏有意結親,在談話間便有意說些兒子的事,比如書院的先生如何誇獎許成源功課紮實,成績不錯,順帶把他今年參加縣試的事也透露了。

“哎喲,到時候可是秀才公了,小小年紀,可了不得。”陳氏捧場地誇道。

杜方菲抬頭看了許成源一眼,便又低下頭去吃飯。

謝氏和陳氏都注意著杜方菲,見她終於肯注意許成源了,便知道今兒這做法對了。陳氏便越發地誇起許成源來,說他如何懂事,在家裡總幫著母親幹活,又努力賺錢還債,是個有擔當的。

謝氏甚是精明,知道過猶不及的道理,陳氏誇讚,她反倒又謙虛起來,還把許成源小時候的兩件糗事拿出來說,逗得大家都忍不住笑,許成源也鬧了個大紅臉。

待許家母子吃了飯告辭離開,杜錦寧拉了陳氏到屋裡,叮囑她道:“你可別再在大姐耳邊說許家如何,許成源如何了。你越說,她越是反感。像現在這樣就挺好,讓她自己用眼睛看,用腦子想,比你整日嘮叨強多少倍。慢慢來,不要急。”

知母莫若女,陳氏整日跟杜方菲在一塊兒,女兒哪裡有異常她都知曉。剛才吃飯的時候,她能感覺到杜方菲明顯有些意動的,便也知道杜錦寧這法子用對了。

她此時對杜錦寧愛的不行,將她摟進懷裡揉搓了兩下,親暱道:“啊喲,要是沒有咱們寧哥兒,這日子可怎麼過喲。”

“娘!”杜錦寧將臉從陳氏的魔掌裡掙脫出來,鼓著腮幫子用力瞪了她一眼:“我臉都給你揉紅了。”說著便忍不住笑了起來。

她不大習慣這樣跟人親近。但陳氏這樣的鮮活勁兒,她很喜歡。

“行行,不揉你。”陳氏放開杜錦寧的臉,又開始摸她的頭,“你放心,這事我不提,就讓她主動來跟我說,讓她自己著急去。”

☆、第二百零九章 計劃落空

嚴岑那頭,本來打算得好好的,派了宋婆子每日在莊子路口的茶寮裡等著杜方菲出來。可哪裡等得到?

杜方菲以前在桃花村時,除了每日跟母親到田裡幹活,就從不出門的。到了莊子上後,除了剛開始那幾日跟陳氏到田裡挖地種菜,後來家裡做了豆乾供應茶館,她完全就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了,整日在家裡幹活。

所以,不要說宋婆子到莊子口守著,便是到杜家家門口守著,也難以看到杜方菲的身影。

杜家的豆乾和茶葉蛋等東西,也不用陳氏她們送,都是茶館派了小廝僱了騾車來杜家提的。所以不光是杜方菲,現如今連陳氏及杜方苓、杜方蕙都很少出門,整日忙著做豆乾、茶葉蛋,現如今還學著刺繡及識字,更是忙碌得沒功夫出門。

杜錦寧當初想出制豆乾的方法,又供應給茶館,除了賺錢之外,也是為了不讓杜家三姐妹整日往外跑,是想防著杜雲年打她們的主意。可沒想到她這招竟然把嚴岑也給防住了。要是她知道,定然會感激杜雲年兩秒鐘的。

宋婆子也知道自己這個陌生面孔,老是去莊子裡打聽杜家的事,容易引起懷疑,但她也是沒辦法了。嚴岑一天兩趟地往她家跑,不停地催她把事情辦妥。

她只得又去了莊子上,找了那日她打聽的那個婦人,塞了兩個包子給她家小孩子,問道:“那杜家大姐兒怎的不見出來?”

見那婦人警惕,她又笑道:“我不是要給人說親麼?只是沒見過杜家大姐兒,總擔心傳言有誤。須得親眼見她一面才好放心。”

莊子上那個婦人夫家姓楊,是個年輕媳婦子,最喜歡走東家竄西家,因嘴巴子利索,為人也還算討喜,別人也不拒跟她來往。日子久了,她的訊息就最為靈通。

當初杜家搬來,她就這家人十分好奇,去董大成家串門子的時候曾打聽過。董嬸兒有意借她的嘴宣揚關樂和對杜錦寧的看重,沒少跟她說杜家的好話。

之後杜錦寧每日都拿著書袋去書院唸書,來來回回之時,遇上莊子上的人都會嘴甜地打招呼;有人問話,她就停下來好聲好氣地跟人說話。再加上陳氏和杜方菲等人都勤勞本份,每日裡忙忙碌碌地就知道幹活,平時有人去竄門子她們也都笑臉相迎,待客也大方。所以杜家搬來這兩個月,莊子上的老住戶們對他們一家人的印象都極好。

第一次宋婆子來打聽的時候,楊嫂子還以為是打聽杜家的為人。畢竟說親嘛,總是要從街坊鄰居家打聽一下這家人的品行,這很正常,所以她便把杜家誇了一通。

可這會子見這老婆子又來,還打聽杜方菲的行蹤,聽她的口氣,好像這段時間還時刻地蹲在村口看杜方菲出來沒有,楊嫂子心裡就警惕起來——別是看著杜家大姐兒顏色好,要拐了她去賣呢。

她不動聲色地道:“誰家說親,不是媒人自己上門去看的,難道人家大姑娘還得送上門來讓你看不成?你要有意,自己上門去好了,何必這樣東打聽西打聽?”

宋婆子便知道怕是問不出什麼了。她又說了幾句,見楊嫂子油鹽不進,再不肯往外透露半點杜家人的情況,只得悻悻告辭而去。

宋婆子一出門,楊嫂子就抱著孩子一溜煙跑去了董大成家,把宋婆子的行徑跟董嬸兒說了,問她道:“你看要不要給杜家人提個醒?”

董嬸兒早得過丈夫的叮囑,要對杜家的事多上心,能幫就多幫;再加上杜家的為人都很好,她是真心願意跟陳氏等人交好。

聽得這話,她當即道:“肯定得提個醒。要不,你跟我一起去杜家?”

楊嫂子頓時興奮起來。她早就想跟杜家人親近了。無奈杜家人除了那位唸書的小郎君每日去書院,其他人都不怎麼出門。

兩人便一起去了杜家。

此時正是上午巳初時分,一般這時候都是杜家做滷水滷豆乾的時候,謝氏為了避嫌是不會這時候來的,需得下午才會過來。

陳氏聽得董嬸兒在院外叫門的聲音,頗有些意外。董嬸兒是知道杜家做豆乾和茶葉蛋賣給茶館的,要是沒有要緊的事,她一般這時候不會來竄門子。

“把廚房門關好,我去看看。”她叮囑了一句,便去開門。

董嬸兒擔心陳氏誤會,一見面就道:“楊嫂子有個事情,要跟你說一說。”

“快請進。”陳氏將她們迎到堂屋裡,倒了茶水,又拿了零嘴給孩子吃。

“別忙了,坐下說話。”董嬸兒見陳氏坐下,便對楊嫂子道,“你把事情跟你杜嬸兒說一說。”

楊嫂子便將宋婆子兩次來打聽杜方菲的情況說了,又笑道:“我也不知是不是你家親戚或是別的人要說親,才來莊子上打聽的。就怕是人販子,所以來告之一聲。”

“多謝他楊嫂子了。”陳氏感激地道,“要不是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