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應就是賺錢。
他對杜錦寧道:“你這茶還有多少?咱們拿去茶館賣啊。一杯這樣的茶,至少要收人五十文一泡吧?到時候這茶葉賺的錢,都歸你,不用拿出來分。”
這也是關七少爺吸取了原先的教訓了,要不然,他肯定不會加上後面那句話的。他倒不是想佔杜錦寧便宜,只是想事情不那麼周到而已。
杜錦寧苦笑一下,搖搖頭:“董叔爬上樹採了半天,就只炒了這麼一兩茶葉,都在這裡了。”
她本還想留點給董大成嚐嚐呢,但炒出來一看,實在太少了。除了關樂和,袁修竹他們肯定得嚐嚐,所以她沒敢留,全部都拿過來了。
關嘉澤頓時洩了氣。
關樂和朝關嘉澤一擺手:“你別鬧。”轉頭問杜錦寧道,“你今兒個拿這茶來,想說什麼?”
“就是前兒個我跟您說的買山頭種茶的話。”杜錦寧道,“要是種了茶樹,然後用我這方法來製茶,製出來的茶葉,您說賣不賣得出去呢?即便種茶樹頭兩三年量產不大,但前景還是很可觀的吧?我是覺得這件事完全值得做。”
有了這樣的製茶手段,這茶不光賣得出去,而且價錢絕對不低。關樂和自然知道這一點。只是……
他嚴肅地看著杜錦寧:“你要知道,一旦買了山頭種了茶,那就屬於書院的產業了,那可是我也不能插手的。這些收益有專人來打理。也就是說,即便用這方法制出來的茶葉賣了幾千上萬兩銀子,你也沒有一文錢的收益。就算是這樣,你也要建議我買山頭種茶嗎?”
不等杜錦寧開口,他又緊接著道:“或者,咱們師徒兩個合夥買個山頭種茶?”
杜錦寧建議關樂和買山頭,而不是留著自己有了資金後買山頭種茶,便是藉著這個事,還關家一個人情,哪裡會沒想到這些。
她搖搖頭,笑道:“您、袁先生、齊爺爺,看著我處境困難,都不計回報地伸手助我,現在有這麼個機會,我也想回報於你們。至於書院……”
她摸摸鼻樑,不好意思地笑笑:“我還沒進書院,對書院倒沒什麼特殊的感情。要說有,那也是對您和袁先生。所以這茶葉的製法,是給書院,還是如何運作,由先生你們來決定。我是沒什麼想法的。”
她的意思表達得很明確,那就是這製茶方法拿出來,是回報關樂和、袁修竹和齊伯昆的,並不是一定要給書院。
☆、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氏相邀
關樂和看著杜錦寧,很是感慨。
如果杜錦寧是個家境不錯的,在不影響自己生活的前提下,願意拿些東西出來回報他和袁修竹,那沒什麼;可杜錦寧的家境可謂是一窮二白,就靠著杜錦寧寫話本和杜家母女幾人沒日沒夜地做豆乾,才還上了欠章鴻文家裡的錢;現在還在費勁兒地攢年後的束脩。這樣的條件下,杜錦寧還能拿出製茶方子,無償地送給書院,這不是單單大方兩個字可以形容的了,而是需要魄力。杜錦寧是對自己有信心,覺得即便不靠這製茶方子,也仍然能改變自家的生活,才會有這樣的舉動。
他心情頗不平靜,不過卻沒有表露出來,平靜地點點頭,道:“這件事,我跟袁先生他們好好商議,再給你個答覆。”
“如此,學生就不打擾先生了。”杜錦寧起身告辭。
關嘉澤迫不及待地站了起來,拉著杜錦寧就往外跑:“走,咱們去看看茶館如何了。”
“我來的時候路過那裡,看到人挺多的,估計又是爆滿。”杜錦寧道。
這情況,關嘉澤也知道,他雖在家裡陪著母親、妹妹吃早飯,但早已派了小廝去打探過了。
但聽下人稟報,怎麼能及得上自己親眼所見呢?原先是沒人陪同,自己一個人去,即便滿心興奮,也沒人可以共享。可現在杜錦寧來了,一切就沒問題了。
“反正也沒什麼事,一起去看看。對了,叫上齊慕遠。”關嘉澤道。
杜錦寧倒也無可無不可,隨著關嘉澤往外走。
卻不想兩人快走到大門口時,一個婆子飛快地從後面追了過來,氣喘吁吁地對關嘉澤道:“七、七少爺,太太……太太讓您請杜少爺進內堂坐坐,她想見見杜少爺。”
關嘉澤停住腳步,茫然地看看杜錦寧,顯然是沒想明白自己母親為何要見杜錦寧,後來大概是想起什麼,他的臉色有些不自在,對杜錦寧道:“為著陳家興他們的事,我娘狠狠批評了我一通,說我不懂事。她想見你,想來也是為了這個吧。”
關太太是關嘉澤的長輩,又是關樂和的大嫂,她要召見,杜錦寧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她笑道:“這有什麼?我也有不對的地方。”
“走吧,咱們先回內堂。”關嘉澤轉了身,領著杜錦寧進了後院內堂。
先前進來時,關樂和的書院是在前院,進了關家大門後,沿著迴廊走了一段,再穿過一個拱門就到了。
可這一回杜錦寧跟著關嘉澤往裡走,心裡就感慨庭院深深了。
他們走的是宅子的中軸線,穿過了一個又一個院子,直到過了第三進大門,這才到了關家的垂花門。進了垂花門後便是一片池塘,池塘岸邊綠樹成蔭,走廊外邊還種了許多花草。沿著走廊又走了好一陣,這才到了內院的廳堂。
穿過院子上了臺階,杜錦寧便看到一個三十多歲的秀麗女子坐在上首,正含笑地看他們。杜錦寧腳下慢了幾步,等關嘉澤先進了門,這才跟著走了進去。
“孩兒見過母親。”關嘉澤作揖行禮。
杜錦寧也跟著行了一禮:“不才杜錦寧,見過關太太。”
“叫什麼關太太?這麼生份。”關太太孔氏含笑嗔怪道,“你是我們澤哥兒叔叔的親傳弟子,又是澤哥兒的好友,當稱我一聲伯母才是。”
杜錦寧前世寫過不少古代言情小說,對於這些內宅婦人的心理也有過許多研究。她們這些人,是最重身份地位和規矩的。
別看孔氏說得客氣,態度親暱,似乎真把她當成自家子侄看待。但如果她一進門就直呼“伯母”,關太太心裡定然是不舒服的。畢竟兩人身份地位懸殊,這樣稱呼,她杜錦寧便有高攀和自以為是之嫌。可換了齊慕遠進來喚她一聲伯母,想來孔氏就只會覺得齊慕遠懂禮,不會有別的想法。
身份地位不同,待遇自然是不一樣的。
“是,伯母,錦寧失禮了。”杜錦寧從善如流地改了稱呼。
“嗯。”孔氏滿意地點點頭,然後上上下下地打量著杜錦寧。
杜錦寧便站在那裡,任由她打量。
她這泰然自若的態度,完全不像一個出身低微沒見過世面的農家子,倒跟那些世家大族出來的子弟有得一比,讓孔氏很是吃驚,她倒是明白為何關樂和要收杜錦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