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144

熱門小說推薦

破舊薄襖和褲子,伸頭看了看院子裡沒人,飛快地竄了出去。

此時已快到午時了,董大成往日這時候總是在家的。杜錦寧直接去了他家,在院門外叫了一聲,董大成便從堂屋出來,看到杜錦寧穿成這樣,心裡一驚,問道:“杜少爺,發生什麼事了?”

杜錦寧也不客套,直入正題:“我想請你陪我上山一趟。去那三株茶樹那裡,我想採點茶葉。”

董大成心下一鬆,不過眉頭卻皺了起來:“現在採茶?”山上的茶葉,自然是春天的最好。這冬天……反正他家從未冬日裡採過茶。

杜錦寧點點頭。

茶樹的種植,以老歷十月至第二年的二月之間最好。如果關樂和被她說服買山頭種茶,買賣手續都得費一點時間。這時間拖一拖,再過個大年,二月就快來了,時間可就不趕趟。今年種不成茶,便得耽擱整整一年的時間。

所以,即便冬茶不如春茶好,她也得炒出來讓關樂和嚐嚐看。

杜錦寧是關山長看重的親傳弟子,她堅持要去,董大成也不好推辭,回家裡交待一聲,也換了一身破舊衣服,就帶著杜錦寧上了山。

上次杜錦寧一個人去的是這座山的南麓,而茶樹卻長在東邊。兩人走了好一陣的山路,轉來轉去,花了足有大半個時辰,這才到了茶樹那裡。

“就在這裡了。”董大成道。

杜錦寧一看,這茶樹卻是三棵喬木型茶樹,樹幹足有兩三米高,茶樹的葉片也很大,屬於大葉種。

“呃,這怎麼採啊。”她看著茶樹,有些為難地道。

她現在還是個小豆丁,只有一米二左右的身高,這三棵茶樹最矮的枝丫,她跳起來往下拉,倒也能夠得著。可採茶芽的話,那枝丫最多隻能採上十來個芽頭,這好做什麼呀?

現在可是冬天,芽苗本就不如春天那般肥嫩,採的原料老了,製出來的幹茶味道可不怎麼好。所以這茶青,最好採芽頭或者是一芽一葉。

“沒事,你看叔的。”董大成往手上吐了口唾沫,便往樹上爬去,“噌噌噌”幾下,就跟猴子似的爬到了大樹上面。

杜錦寧仰著脖子看著,驚訝得張大了嘴。

見董大成拉了一掛樹枝過來,採了茶葉便往他腰上的小竹簍裡裝,杜錦寧忙道:“董叔,全都採一芽一葉。”

董大成動作一頓,看了杜錦寧一眼。

往年春天也都是他跟妻子來採茶的,不過他沒那麼多講究,只是看著哪個枝丫嫩,就採哪個,可不管什麼幾芽幾葉的。

還是讀書人講究多啊。

他心裡感慨著,低下頭去拿起小竹簍打算將原先的挑出來,杜錦寧忙又道:“先前的就別管了,你下來後我再挑一挑。之後的,你就照著一芽一葉的標準來採。”

“好嘞。”董大成心裡雖不以為然,不過還是按照杜錦寧所說的,只採一芽一葉。

採完了這棵樹能夠得著的地方,董大成又換了一棵樹,直到把三棵樹都採完,他這才從樹上滑下來。

“有多少?”杜錦寧往他的竹簍裡瞅了瞅,看到竹簍差不多滿了,這才心滿意足地道:“等我把茶葉製出來,董叔您也嚐嚐。”

“不用,我家春天的茶還有呢。等過了年開了春,便又可以制一回茶了。”董大成擺擺手道。

杜錦寧也沒跟他爭辯,兩人一塊兒下了山。

回到家裡,已是傍晚時分了。

陳氏看到杜錦寧一身破爛衣衫地回來,嚇了一大跳,問道:“這是咋了?”

杜錦寧將竹簍往她面前一遞:“娘,我跟董叔採茶去了。”

“採什麼茶?你這孩子,聽風就是雨的。等開了春,我跟董嬸去採就是了。”陳氏責怪道。

“娘,您不懂。”杜錦寧也不多解釋,先洗了手臉,然後將茶青放到簸箕上攤晾著,這才進了廚房吃飯。

等吃過了飯,看看茶青萎凋得差不多了,便拿到廚房去,燒了火,準備炒茶。

陳氏幾人見了,很是好奇,問杜錦寧道:“你這是幹什麼?”

杜方菲更是洗了手過來,地杜錦寧道:“你要煮什麼,只管跟大姐說,大姐幫你做。”

要知道,因為杜錦寧是家中的“男孩兒”,上頭又有三個姐姐,家裡的家務是從不讓她沾手的。不要說做飯,便是燒火她都不會。

杜錦寧倒不客氣,對杜方菲道:“大姐,你幫我燒火。”

☆、第一百五十四章 好茶!

杜錦寧倒不客氣,對杜方菲道:“大姐,你幫我燒火。”

陳氏還以為她怕累著杜方菲,忙道:“讓你大姐幹,她今兒個沒下地,不累。”

“不是,我在書上看了個製茶的方子,想炒個茶。至於怎麼做,你們不懂的,還是我自己來。”杜錦寧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大姐你幫我燒火就行。”

杜方菲無奈,只得坐下來幫她燒火。

綠茶有炒青、蒸青、烘青三種,古代一直都是用蒸青工序製作茶餅,直到明朝中後期,大方和尚在安徽休寧製作出松蘿茶,炒青綠茶才得以出現。

因炒青綠茶香高味醇,味道比蒸青綠茶好很多,到得後世,炒青綠茶統佔江山,蒸青綠茶基本退出了舞臺。

像杜錦寧在袁修竹那裡喝的顧渚紫筍,就因製作工藝被市場拋棄。後來得以重現,也是改革了製作工藝,採用炒青的方式進行殺青,才重新煥發了生機。

由此可見,炒青綠茶在味道上遠勝於蒸青。

現在,杜錦寧所用的殺青方法就是炒青。

鍋底的水份在火焰的烘烤下蒸發不見,鍋底的溫度漸漸升高,杜錦寧用手在離鍋底不遠處感受了一下,覺得溫度差不多快有兩百攝氏度了,這才將茶青倒入鍋中,開始翻炒,一面炒一面進行揉捻。

陳氏在一旁看得膽顫心驚,忙不迭地問道:“這鍋這麼燙,你用手來炒,可不得燙傷了?”

杜錦寧笑道:“您看,我的手根本沒接觸鍋底,都是放在茶葉上的,所以不是很燙。”

其實是比較燙的,但還沒到燙得受不了甚至燙傷的地步。

陳氏一看果然如此,這才放下心來。

董大成別看採了一竹簍的茶青,可炒起來,也就一鍋的量。杜錦寧花了一頓飯的功夫把茶炒好,就算將毛茶制好了。

一竹簍的茶青,炒幹之後就那麼一捧幹茶。

這茶雖是冬茶,但因為採的原料幼嫩齊整,製出來的茶還是挺漂亮的,翠綠的芽葉上披滿了白毫,她用的是毛尖的製作手法,所以茶呈條索狀,她看了看,也沒什麼茶梗,不用再進行篩選就是好茶。

杜錦寧看看天色已黑了,今天是去不成關樂和那裡了,便歇了心思,讓大家關門睡覺。

綠茶裡的咖啡鹼含量可不少,陳氏和杜方菲等人又從不喝茶,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