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5-08-27 08:02:05

湘淮兩棲的晚清名將彭玉麟(轉載)

晚清名臣彭玉麟年少時,也曾在“明遠讀書檯”讀書。又是一位跟合肥結下深緣的外地名人。

翻找《肥東縣誌》,上面有如此記載: 北宋年間,張持正在廬州當官時,訪知梁園有鮑照讀書處,就地建亭,取名為“俊逸亭”。清代,舉人蔡邦燮在舊址設塾授徒,重修此亭,而取鮑照之字更名為“明遠臺”。其位置,在梁園鎮西南角,於民國初年被毀。抗日戰爭時期,合肥縣肥東辦事處於舊址建中山紀念堂,不久即倒塌。解放前夕,此處仍有數塊明遠臺碑石。解放後,梁園區公所建房於舊址。

那麼,“梁園中學內部”說可以排除掉,只需找到“梁園區公所”。畢竟年代不久遠,這回訊息靈通多了,經過幾番打聽確認,那位賣飲料的劉師傅說得對,它的舊址,的確應該在那棟住滿離退休老人的樓房處——區公所——也已經消失了。 於縣誌中,還發現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晚清名臣彭玉麟年少時,也曾在“明遠讀書檯”讀書。1985年,在讀書檯舊址,人們施工時掘得一座殘碑,上面刻有“餘鄉彭剛直少時曾讀書於此”,剛直,是彭玉麟死後朝廷贈的諡號。

彭玉麟祖籍湖南,出生於安慶,其父彭鳴九,曾任梁園鎮巡檢一職,廉潔明幹。李鴻章的哥哥李瀚章曾為其作傳,稱其:“推為皖中循吏之最”。 彭玉麟隨父親住在梁園,求學於蔡邦燮,正是其得意門生。玉麟長到十六歲時,彭鳴九因母親病逝而回湖南老家奔喪。不料性格方正的他,受到族內惡徒欺侮,竟然憂憤而死。 失去父親的玉麟一邊發憤讀書,一邊在衙門做點小差事養家。後來以一介書生投筆從戎,成為湘軍水師統帥,近代中國海軍奠基人。此人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以“不要官、不要錢、不要命”的“三不要”美名而著稱於世。曾任翰林院編修的著名學者俞樾,稱其為“咸豐、同治以來諸勳臣中始終饜服人心,無賢不肖交口稱之,而無毫髮遺憾者”的“唯一一人”,評價之高,世無人能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