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中肄業的阿坤揣著200塊錢來到北京,一份4塊錢的蛋炒飯、一包5毛錢的辣條是他每天所有攝入的能量。金融從業者吳剛同樣囊中羞澀,剛來的時候,他住在河北廊坊,每天換乘兩波公交,再換乘地鐵,三個小時才能到達公司。攝影師蘇志在北京的地下室裡住了9個月,自費學習所有的攝影課程,他曾經在零下二十幾度的晚上,蹲在路邊幫服務的藝人修圖,寒風刺骨,他需要不停地搓手才能繼續工作。文靜也沒有好多少。剛來北京,她就被中介坑了,臨時搬家。因為沒有電梯,她從六樓扛下了七八個袋子,拖著袋子搬去附近的房子。或許是因為袋子質量不好,或許是因為文靜已經筋疲力盡了,拖最後一個袋子的時候,袋子被磨破了,東西散落了一地。
初入北京的生活總歸不夠光鮮,但逼仄的生活體驗和糟糕的交通環境並沒有擊退他們,很多“北漂”堅持認為“苦是階段性的”,讓他們可以熬過這些苦難的是那些鮮活的夢想。
阿坤剛來北京的時候,居住在一個面積僅有五六平米,僅容得下一張1米8×1米2的床地下室裡。因為手頭緊,他來北京找工作的時候只有一個要求:找個能落腳的,包吃包住地方。而滿足他要求的基本上只有兩個工種:飯店服務員和保安。
於是,阿坤順理成章成了青年路某高檔小區的一名保安,小區現在的房價7萬一平。晚上值夜班的時候,他總是躺在小區柔軟的草地上,望著天空遐想:我以後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或許是一個太抽象的話題,遠遠不如車子、房子、票子這些可以量化的指標更為實際。阿坤希望自己5年後可以成為千萬富翁。金融從業者吳剛“北漂”的理由和阿坤高度一致,賺錢,足夠多的錢。但不是所有的夢想都可以物化。從小喜歡電影的文靜則期待,有一天自己的名字能出現電影開頭製片人那一欄,那樣她就可以大聲告訴所有人,“北漂”這些年沒有白來。這些想法在旁人聽上去多少有些荒謬,但是在“北漂”們的心裡,這並非遙不可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