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不到1年時間,瑞幸門店數量就達到2000家,當年5月就超過英國咖啡Costa,成為國內第二大連鎖咖啡品牌。截止2019年3月,瑞幸門店數量已超2000家,而星巴克達到這個店數花了17年。如今入華20年,星巴克門店約3500家。不惜血本的補貼,更是讓瑞幸賺足了眼球,各種“買一贈一”、“買五贈五”的花式補貼和優惠持續砸向市場。有人算了一筆帳,按照這樣的燒錢模式,相當於每賣出一杯咖啡,都要虧損近9塊錢,事實上,自2018年成立至今,瑞幸咖啡一直處於虧損狀態。資料顯示,在試運營之前的2017年,瑞幸咖啡淨虧損5637萬元 ,2018年,淨虧損 16 億元,2019 年前三季度,淨虧損17億元。成立一年多,累計虧損金額已超過33億元。大而不實,在很多人眼中,瑞幸咖啡一個典型資本催熟的樣本。瑞幸成立之初,首輪融資2億美元,投後估值10億美元,直接就是獨角獸。前三輪中,大鉦資本、愉悅資本、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是瑞幸的主要投資方。就在申請IPO前5天,瑞幸咖啡火速完成1.5億美元融資。其中,星巴克股東貝萊德(BlackRock)作為領投投資財團所管理的私募基金投資1.25億美元,投後估值29億美元。瑞幸背後的主要投資方基本都跟神州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業內曾評價稱瑞幸就是“哥幾個攢的一個局”。瑞幸創始人錢治亞是神州優車集團董事長陸正耀的得意門生,錢治亞從神州系出來後,創立了瑞幸咖啡,而陸正耀也成為瑞幸咖啡董事長。對這個說法,愉悅資本合夥人劉二海曾做出正面迴應:“我和陸總是很熟,十幾年了,但這錢是LP的錢啊,熟人再熟,他白拿我們家錢也不行。這是理性的投資行為。”無論怎樣,成立18個月後,在一片驚訝聲中,這隻揹負著鉅額虧損的“獨角獸”還是穩穩抵達了大洋彼岸的敲鐘舞臺。2019年5月17日晚,瑞幸咖啡在美國紐約納斯達克市場敲鐘上市,創造了中國咖啡品牌自創立到美股上市的最快紀錄,共募集資金6.95億美元,市值達42.5億美元,成為當年在納斯達克IPO融資規模最大的亞洲公司。抱團的資本一直鞭打著這頭鉅額虧損的獨角獸加速奔跑,直至最終失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