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走了。
他們來縣裡考試的時候太高調了,大家都認識他們。一個學堂裡竟能考上六個童生。那可真是不得了!再細一問他們竟只學了不到一年。頓時這個鄉下的學堂在他們的眼中變得高大神秘了起來。
考中了,最高興的當誰劉阿滿。他對這個學堂付出了太多的精力!如今終於有回報了。真想給當初那些瞧不起他的人看看。
不光他學的好,連他教出來的學生也個頂個的好。
既已經放榜了,還考上了好幾個。這些學生都火急火燎的想回去報告這個喜訊。直接驅車回去了。他們剛到村口就看見村長率領各路的相親滿臉喜意的在那裡等著。
“考上了。”林橋跟他們報喜。
“知道了,報喜的早就來過一遭了。”還討了不少的賞錢走的。村長林立根尤其是激動道:“沒想到咱們這塊地方竟也能出書生學子?看來是老天爺保佑啊!回頭咱們把宗祠修修,若是家裡有想進學有天賦的孩子們進學宗族出錢。都是好苗子,可不能毀在咱們自己個的手裡。”
“嗯。”林橋答應著。
其餘的六個考上的童生,身上一人帶一朵大紅花。滿是興奮的笑容,被三姑六婆鄉親鄰居們誇獎,好話就跟不要錢似得。說的連林橋他們都飄飄然了。
一個縣裡有多少個書生?還有附近的村呢。那麼多人一起科考,他們一氣考上了六個真是爭氣!
考上童生之後自家的田地都是免除賦稅的。這對於鄉下以土地為生的人來說,簡直太好了!
之前那朱夫子教了十幾年才考了幾個童生,跟他們一比,簡直給他們提鞋都不配。
他們這個學堂水漲船高,劉阿滿更是被人團團圍住,也想給自家的孩子們送進去。早點啟蒙早點薰陶說不定將來自家也能出一個官老爺呢?
林橋跟陳鶴找準了時機之後偷偷的溜走了!回了家,這次出來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實在是太久了。剛推開門就看見孟母正抱著小林思遠在院子裡曬太陽呢,孩子一天一個樣。半個月沒見大了很多了。小林思遠看見爹爹和孃親的第一反應竟是哇的一聲哭了。
這可嚇壞了林橋和陳鶴,幫把這小傢伙往自己懷裡抱。誰料這小林思遠的肩膀甩的比誰還來勁兒。就不想讓他們抱!
孟母在旁笑道:“這孩子生氣了,你們走了這麼久,他還以為不要他了呢。”
陳鶴一下子就心疼了,道:“我們怎麼可能不要你呢,你是娘最喜歡的小寶貝。”
寶寶哭的那叫一個委屈,扯著嗓子可勁兒的嚎。林橋跟陳鶴更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哄他。這孩子脾氣大的很。哭的都直抽噎慢慢的才好了起來。
哭後的寶寶沒什麼精神,林橋稍微一鬨就睡著了。
林橋給孩子抱回了屋。
陳瑞則是圍住了哥哥陳鶴問起縣城裡的事兒。
陳鶴道:“縣城裡也就那樣,沒有家好。”他是真把這裡當家了。尤其是出來的時候久了格外想回來。等坐上回村裡的馬車的時候才高興了起來。
“哦。”陳瑞點了點頭。
孟母道:“你別總想著跑到外頭去。”
陳鶴見弟弟一臉渴望想要出去,道:“再過一個月就要過年了。到時候讓橋哥帶著你去縣城買糖塊和年貨。”他弟弟生性活潑最喜歡去外頭玩了。常年讓他在這裡待著,他對外頭非常向往!
“娘……”
“行,去那逛逛,可不許亂買。”得了孟母的話,陳瑞高興的一蹦三尺高。
陳鶴嘴角抿著笑意,回屋去看兒子了!
第77章 賣豬
自此一戰, 這邊的學堂火了, 不光是附近的幾個村子坐不住, 連縣裡頭都派人過來想要求學。
連帶著朱夫子的名聲徹底臭了。尤其是以前在他這唸書的人紛紛都後悔,在他那唸了三年, 自家底子都被榨乾了,卻沒考上什麼。原本以為念書都是這樣呢, 可看看人家林家村那個學堂。才學了不到一年就考上去六個。連那些旁聽生都識文斷字能去縣城裡找一份好活兒了。自家這不是被人坑了嗎?當他們鄉下人的錢是那麼容易賺的呢?
還錢!這些學生家長們湊在一起去朱夫子那裡鬧事兒。起先只有幾個人還好。後來人來的多,他這邊也扛不住。
時間久了, 連村長都不護著他了,他這日子越發的難過。
而林家村這邊剛好相反。劉阿滿這邊每天都熱熱鬧鬧的,縣太爺聽說他這兒子這麼有本事,還隔三差五來這邊看他兒子。人家也不打擾他。就是用哪種慈愛的眼神瞅著他。足以讓劉阿滿受不了。
眼看就要過年了。索性給他們放個假。這學堂裡沒了學生,卻一點不冷清。有人送雞鴨魚肉的, 有人劈柴挑水的,都在為明年的入學名額做努力。
村子裡的人想著近水樓臺先得月, 對他越發的盡心。
要過年了。林橋家裡的大肥豬早就有人惦記上了!那三頭豬被照顧的乾乾淨淨的, 吃的又好, 胖的圓滾滾的,正好過年宰殺了!
村子裡賣豬肉的來了好幾次的, 要說服林橋把這三頭豬賣給他。三頭願意給十兩銀子。他平常賣十五文一斤。到了年節還得往上漲。還能去縣城裡賣,就算平日再摳搜的人, 到了過年都捨得割點豬肉包一頓餃子。根本不愁賣。
看這邊的豬養的白白胖胖的。豬舍都沒多大的味道。看了又看。喜歡的不得了。
林橋跟孟母商量了一下。孟母道:“我以為就能賣八兩銀子呢,左右也是要賣的,既然他出的價高, 那就給了他吧!”辛辛苦苦這麼久,不就是為賣個好價麼?
林橋跟那賣豬肉的說好了,他們很快就把活豬給趕了去。先關起來養一陣,等到年根兒的時候再宰殺,能賣個最新鮮的!
林橋這三頭豬賣了十兩銀子這事兒一下子在村子裡傳開了。大夥兒道:“還是林橋心裡有章程,賣糧的時候賺了一大筆,現在還能賣豬又賺一大筆。”一年兩賺,誰能趕上他家?
表嫂王氏道:“可不,今年養的雞鴨賺了一點,還自我覺得不錯。現跟人家一比才知道什麼叫小巫見大巫。明年我也要早早的抓上兩頭豬養!”
“可拉倒吧,要不說你們就只能看見人家賺錢的那一面,豬是天天喝西北風長大的?你不得喂麼?人吃的都不夠,哪兒還有餘糧去養豬?”那豬要是餓著就直叫喚。她可受不了?一年到頭喂多少糧?豬價還不穩定,一年高一年低的。萬一賠了不得哭去?
大夥兒原被林橋這三頭豬刺激的也要養,一聽這話才略略清醒了一點。
表嫂王氏道:“哎,你覺沒覺得,咱們今年這日子好過了。守家在地也能賺這麼多錢,以前哪兒敢想?”她男人說了,明年不出去上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