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是一部可以見自己和見眾生的書,以佛學舉例,《壇經》裡曾經有神秀先寫了“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常擦拭,莫使染塵埃”大家都知道後來六祖慧能指出,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都知道後面的這首詩境界高,但為什麼高?
其實前面神秀法師的詩,就是《水滸》要說的問題,也是具體實修的方法。
一個人,不斷的能夠用心這面鏡子,來照自己的因果,同時又能夠用這面鏡子,去將心比心,去看懂他人。這就是神秀法師的境界,也是《水滸傳》的真正主題,不然寫幾個人打架厲害,大家看金庸先生的書好了,那上面的功夫高得多。多少和尚,一輩子打坐,其實緣木求魚。
初始方法都是一樣的,儒家把這個叫“君子日三省吾身。”
兵家叫“知己知彼”
縱橫家叫做“以內觀外。”
《西遊記》呢?這是進階,西遊記的超現實意義先不用管,先看他提出,降服心猿,意馬,懶豬,殺身(克服自己的情緒,憤怒和貪慾) 儒家說的知止定靜安慮得,佛家說戒定慧。東西其實都是一樣的。
《三國演義》呢?人真的要往塔尖走,三國演義值得好好玩味,老不看三國,原因在此。除了剛才舉的例子,再舉一個例子,龐統為什麼厲害,這麼早死了,看似不配,其實這個人同樣是做局和造勢的高手,他見曹操時,曹操已經吃過了諸葛亮的苦,現在來了個齊名的,能不信?這就是勢的運用。曹操一輩子最慘的仗,就是連了船被燒。他不厲害,誰厲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