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就要往院裡走。
但一般人家都會有門檻,更何況像族長家這樣說起來都算是個土皇帝的人家?門檻當然是越高越好,這樣才能彰顯出自己身份的高貴。
且不說門檻,就這院門外面,還有五級高的青石臺階呢,葉蓁蓁怎麼可能有那麼大的力氣將輪椅推上去?
耳聽得屋裡傳出來的葉細妹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大,葉蓁蓁和許攸寧的心裡也越來越著急。旁邊又沒有能幫忙的人。而且就算有,許攸寧也不想叫其他任何人幫忙。
他對龍塘村這裡絕大多數的村民都沒有好感,甚至能說得上是厭惡。若非許興昌一直堅持要留在龍塘村,他早就離開這裡了。
最後許攸寧四處望了望,見院外不遠處堆了一堆樹枝。應該是族長家的人這幾日去前面的堤壩上砍來,想當柴火燒的。但因為樹枝還沒有曬乾,所以就暫且堆放在那裡沒有動。
他就指著那堆樹枝叫葉蓁蓁:“去那裡撿一根長些的,粗些的棍子拿來給我。”
葉蓁蓁明白他要做什麼。目前看來這也是最好的法子。就答應了一聲,轉過身就往那堆樹枝跑。
用心的挑選了一根符合要求的樹枝出來過後,考慮到許攸寧是個很愛乾淨的人,葉蓁蓁還特地將上面的樹葉,枯掉的樹皮都摘掉。怕劃傷他,還特地的將上面多餘的枝杈也掰掉了,這才拿著棍子往回跑,遞給許攸寧。
許攸寧伸手接過來握緊,另外一隻手緊按著輪椅的扶手就要起身站起來。
葉蓁蓁見狀,趕忙過來扶他。
雖說只是斷了一條右腿,但其實也就相當於右邊的那半邊身子都用不上半點力,想只靠自己扶著一根棍子站起來,那確實要費很大的力氣。但現在有葉蓁蓁在旁邊幫忙,哪怕她只是個八歲的人,手上沒有多少力氣,可那也相當於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許攸寧順利的從輪椅中站起來。來不及對葉蓁蓁說感謝的話,只對著她點了點頭,就手裡緊握著棍子往前走。
與其說是走,倒不如說是單腿跳。且每跳一下都很吃力。
葉蓁蓁自打到了許家,看到的都是許攸寧坐在輪椅上,還從來沒有看到過他這個樣子。現在看到,心裡難免又多憐惜他幾分。
扶著許攸寧胳膊的手又努力的加了兩分力氣,好讓他能‘走’的稍微輕鬆些。
兩個人一路扶持到跳過門檻,走過不大的院子,終於到了堂屋門口。
就看到許興昌和葉細妹背對著門站在屋子中間。許興昌正拉著葉細妹的胳膊,看著好像在哄勸安慰她。葉細妹則好像很生氣,背影看著都是緊繃的。
如一張蓄滿了勢的弓,隨時都會往前彈射出去。
葉蓁蓁又抬眼一看,就見堂屋正面掛著一幅畫兒。雖然她不認得這幅畫想表達的到底是什麼意思,但也猜測得出來應該跟孝道有關聯。
因為掛在畫兩邊的大紅對聯上黑筆寫著幾個大字,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
這幅畫前面放著一張平頭長几案,案上放了一對兒聯珠花瓶做裝飾。一隻花瓶裡面插了一根雞毛撣子,另外一隻花瓶裡面則插了幾根孔雀毛。
長案前面是一張黑漆八仙桌,兩邊各放了一把太師椅。現在左手邊的椅中坐著一個人。看年紀也就四十歲左右,比許興昌大不了多少。穿一件元色綢的長袍,相貌在葉蓁蓁看來可以用獐頭鼠目四個字形容。上唇上面還留了兩撇八字鬍,說話的時候往上一翹一翹的。看得人想伸手給他把這兩撇鬍子給拔了。
葉蓁蓁收回打量這人的目光,手上用力,打算扶著許攸寧跳過面前的門檻進去。
這時就聽到葉細妹在說話:“族長,你說我現在嫁給了許秀才,不再算是龍塘村的媳婦,我名下的田和菜地都該交回村裡,分給村裡其他有需要的人,這一點我認了,沒有話說。可我家秀才的那一畝半田,還有那菜地,可都是老族長在世時許諾下要給我公公的,怎麼你現在好好兒的就說要收回?容我說句冒犯的話,你這樣做,我不服。”
葉蓁蓁心裡咯噔了一下。
原來族長叫許興昌和葉細妹過來是要收回家裡的地啊?這怎麼能行呢?
要知道對於鄉下人而言,田地那就是根本。沒有田地,那還靠什麼過日子?總不能吃的糧食蔬菜都去買?那往後的日子還怎麼過?
葉細妹顯然也是想到了這一點,語氣較剛剛提高了不少:“族長,你這樣做,就相當於是逼我們一家子離開這裡。當初可是老族長親自請了我公公到村子裡來做教書先生的,後來也承諾過,只要他願意在這裡安家落戶,那這龍塘村村民該有的一份田地我公公都會有。可你現在怎麼能說話不算數,要將我們家的田和菜地都收回去?這往後我們一家子要靠什麼過活?”
☆、第31章 族長
現任的這位族長是老族長五十多歲上生的兒子,姓葉, 名叫修文, 可見他父親對他的一片殷殷期望之情。
只可惜葉修文是個不成器的。年幼的時候哪怕被他老子天天拿藤條趕到村學堂裡面去讀書,好幾年下來依然連個三字經都背不全。後來等到他老子兩腿一蹬, 他身為老族長唯一的兒子,自然而然的接任了族長這個位子。
自此龍塘村再沒有人能管到他。而他自己呢,卻嫌棄這裡窮山僻水的, 連個玩樂的地方都沒有。加上家裡又有點閒錢,索性去鎮上買了一所房子,包了個窯姐兒, 鎮日聲色犬馬, 很少回龍塘村。
也是前兩日他帶出去的錢都花完了, 回家來想拿點錢,這才難得在家住了幾日。偏生虎子奶奶就找上門來,說起了葉細妹和許興昌名下田地的事。
葉修文雖然不至於和許興昌有仇,但看許興昌那也是不順眼的。
因為許興昌打小讀書就認真,老族長每次教育葉修文的時候都會跟他說:“你瞧瞧人家興昌, 比你還小著一歲呢,唸書多認真?我不求你跟他一樣,但凡你能有他一半兒的出息,我就很高興了。”
老族長的這意思,原是想要用許興昌來激勵自己兒子, 是一片好心, 哪成想這話落在葉修文耳中, 只覺得在他爹心裡他比不上許興昌,暗戳戳的就將許興昌給恨上了。
因著這個緣故,葉修文心裡一直不大待見許興昌。後來知道許興昌自打考了個秀才的功名之後就一直屢試不中,只能跟他老子一樣在村學堂裡面做個窮酸的教書先生。老婆也死了,撿來的一個便宜兒子還斷了一條腿,葉修文心裡甭提有多高興了。
便如這一次,若虎子奶奶說的是旁人名下田地的事,葉修文其實也不會去管。他這個人比較懶,除了對吃喝玩樂這幾樣事上心,其他的是能不費心就不費心。但是偏偏這田地關乎到許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