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0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6-07-03 22:33:57

假如借他三紀光陰

公元前560年夏,晉國中軍將智罃和下軍佐範魴相繼辭世。晉悼公在綿上檢閱軍隊,重新調整八卿的人選。

晉國的軍卿位高權重,素由強宗世系,牽涉的利益廣泛、深邃而複雜。這個人事安排搞得好,政通人和百業興旺;搞得不好,雞飛狗跳神鬼不寧。所以歷代晉君都為此絞盡腦汁,斟酌再三。

晉悼公想鬧中取靜,化繁就簡,按照論資排輩的原則,使中軍將和下軍佐的空缺由剩下的六卿依次晉升替補。這樣一來,六卿整體而均勻地獲得了進步,想必誰都沒有怨尤。

可是晉悼公失算了。他首先準備提拔原中軍佐範匄為中軍將,然而範匄說:“我的才幹不如荀偃(即中行偃),過往得以擔任中軍佐,只不過是因為與智伯(即智罃)相互熟悉、配合默契的緣故。還是讓荀偃來挑重擔吧!”

於是範匄官居原職,原上軍將中行偃出任中軍將。

隨後,晉悼公準備提拔原上軍佐韓起為上軍將,但韓起認為原新軍將趙武才是合適的人選。

晉悼公很講究領導藝術,他認為韓起遜讓不代表排在趙武前面的原下軍將欒黶也同意遜讓,就首先把機會讓給了欒黶。

依本性而言,欒黶是個專橫的人,放平時遇到此等美事那就欣然領受了。可是既然有範匄和韓起的遜讓在先,欒黶不好意思顯得太小氣,也十分豪爽地說:“下臣的見識不如韓起。韓起願意讓趙武排在前面,下臣也願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