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說過,袁家的四世三公,尸位素餐者居多。比如這位袁隗,趕緊回答董卓,您看著辦,我堅決擁護。自此,董卓名正言順的廢了漢少帝,立了漢獻帝,把持朝政,作威作福。而遠走高飛的袁紹,在渤海積蓄力量,壯大自己的勢力,小日子也過的很舒坦,逐漸成為了天下諸侯中實力最強的一個。從何進和張讓明爭暗鬥開始,袁紹在洛陽城裡瞎摻合,董卓在洛陽城外瞎摻合。一場場爭鬥過後,張讓、何進都死了,同樣跟著瞎摻合的丁原也死了,甚至漢少帝、何太后都死了。最終獲得利益的是洛陽城裡的董卓和洛陽城外的袁紹。這倆人真是摻合界的魁首,漢末的政治明星。
其實這一些列的實踐當中,曹操都參與其中。之所以顯得默默無聞,主要是曹操沉穩的性格導致。曹操的沉穩跟袁紹的優柔不一樣,曹操講究的是先控制一下節奏,看看再說,只要瞅準機會,他就會當機立斷。而袁紹是個愛動腦子的人,他能做出種種方案,然後在各種方案之間舉棋不定,猶豫不決。這種性格就是江湖中傳說的“好謀無斷”。這種人適合當謀士,不適合當老闆,在沒有真英雄出現之前,袁紹無疑是成功的。
曹操是個會站隊的人,在何進、蹇碩之爭的時候。曹操料定蹇碩必敗,因此跟隨何進的腳步,間接搞死蹇碩。當張讓與何進水火不容的時候,曹操選擇了跟隨袁紹的腳步,放任張讓、何進拼命,自己始終跟著袁紹,該殺人殺人,該放火放火,都走遠了再指揮人救火。當洛陽城三足鼎立的時候,曹操瞅準了董卓會在洛陽長久的霸權下去,因此投入董卓帳下,先控制一下節奏,再看看下一步怎麼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