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入中國內地市場,法屬印度支那總督府試圖探索湄公河上游,以打通來往中國內地與交趾支那的“黃金水道”,
公元1866年,法屬印度支那總督府派出一支探險隊,名叫“湄公河探險隊”,考察湄公河流域及湄公河源頭,探險隊一行6人,隊長叫歐內斯特(Ernest Doudart de Lagrée),隊員都是海軍軍官,後來,湄公河探險隊副隊長,法國人弗朗西斯卡尼爾(Francis Garnier),回國後發表了《印度支那探險記》,
1866年6月,探險隊從交趾支那(安南南部)的首府雉棍出發,沿湄公河北上,經金邊,考察了剛發現不久的金邊遺址,然後經暹羅、瀾滄,於1867年10月進入中國滇省,再由滇省到川省,考察了長江流域,最後從漢口乘船到上海,1868年6月從上海乘船返回雉棍,
整個探險歷時兩年零半個月,行程8000多公里,
這次考察過程中,隊長歐內斯特(Ernest Doudart de Lagrée)因在叢林中弄壞了鞋子,赤腳行走被水蛭咬傷,因傷口潰膿於1868年3月死在中國的滇省,探險隊返回巴黎後,《印度支那探險記》於1873年正式在巴黎公開發表,
湄公河探險隊花了近兩年時間,描繪不少當地風情、地貌的圖畫,可說是精細準確,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另一方面,探險隊考察的內容相當廣泛,包括湄公河流域的歷史地理和當地人文風情,以及湄公河的水文氣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