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舉意味著日本公開反對作為整個太平洋和東亞地區合作框架的華盛頓體系。此後,日本將不得不為它的孤立付出代價。後來的太平洋艦隊首任司令官理查德森海軍上將說到,“這相當於為限制軍備這樣一種高尚的試驗敲響了喪鐘”。日本外務次長重光葵也說,“日本已經放棄了維護自己國際地位的最後一道防線”。至此日本在國際社會已經是眾叛親離。為了擺脫這種舉目無親的尷尬局面,日本隨後找到了“好朋友”德國和義大利。
日本退出裁軍會議後,英、美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仍然堅持與其他與會國就達成新的限制海軍軍備協議進行談判。1936年3月25日,美、英、法等國代表簽署了新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條約有效期到1942年12月31日止。義大利由於不滿意國際聯盟對它在衣索比亞的侵略行動進行制裁,拒絕在該條約上簽字。
條約的內容在這裡已沒有必要敘述。因為日本和義大利都已經退出,實際上現在是英、美、法等未來的協約國在作繭自縛。在德、意、日瘋狂擴軍備戰的同時,美、英、法卻在,限制本國和今後盟友的海軍軍備,今天回頭看這簡直是一場鬧劇、一場悲哀。
退出倫敦裁軍會議後,從1937年1月開始,擺脫了裁軍限制的日本海軍進入了無條約時代。到1935年年底,日本海軍艦船噸位就已經突破《華盛頓-倫敦條約》所規定的最高限額。由於美國並未達到上限,此時日本海軍對美軍的比例已經達到了80%。1936年6月,日軍統帥部第三次修改了“帝國國防方針”,明確規定“將美國、俄國作為主要對手,並要防備中國和英國”。根據這一方針,統帥部提出了陸海軍所需要的龐大兵力計劃。其中海軍需要主力艦12艘、航空母艦10艘、巡洋艦28艘、驅逐艦戰隊6個、潛艇戰隊7個、基地航空兵部隊65個飛行中隊。1937年,海軍制定了在五年內擴充兵力的第三次補充計劃,規定到1942年日本海軍將再建72艘戰艦。為了實現這一龐大的擴軍計劃,日本政府一再增加軍費預算,1937年陸海軍直接軍費就達30.6億日元。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