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鱷魚原則”,巴菲特應該不知道止損離場多少次了,但那樣,我們也不會看到今天的“股神”。
原來“股神”是這樣練成的——挺得過去就笑傲江湖,挺不過去就真誠道歉。這樣得話,做股神還是“挺好”。
讀者朋友也許還是不太明白,讓我們先解釋一下什麼是“鱷魚原則”。
所謂“鱷魚原則”,源自鱷魚的吞噬方式:獵物愈試圖掙扎,鱷魚的收穫愈多。
假定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並等待你的掙扎。如果你用手臂試圖掙脫自己的腳,則它的嘴便同時咬你的腳與手臂。你越掙扎,陷得越深。
所以,萬一鱷魚咬住你的腳,務必記住:唯一的生存機會便是犧牲一隻腳。
證券市場是高風險、高收益的市場。只要投資者踏入這個市場,就面臨虧損的可能,在獲取投資收益之前,資金的安全是第一位的。股市中確有投資專家和短線高手,但從沒聽說過哪位是隻賺不賠的。市場中最重要的是生存,其次才是贏利。
“鱷魚原則”,說穿了就是止損原則。
那麼,巴菲特止損還是不止損呢?
且聽我繼續分析。
從已有的資料看,巴菲特的交易策略中,買入時機相對明確:“ 如果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NP的比率在70%~80%之間,則買入股票長期而言,可能會讓投資者有相當不錯的報酬。”
看明白了,這裡說得是“上市公司總市值”,並非個股市值,也就是說,與個股無關。個股選擇的兩個重量級概念“內在價值”和“安全邊際”,卻是非常模糊的、含有藝術性的指標,他的止損點(範圍)設定在什麼地方才有效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