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這顧大人有外事之才,留在兵部可惜了,講武堂恰好缺這方面的人才,不如……您便準了吧。”劉鴻漸瞄了一眼面無表情的崇禎道。
懂外事而又不拘泥於天朝上國思想的人才難得,鄭森算是一個,但到底是太過年輕,而且他迫於家族問題根本不可能來京城。
禮部倒是有一些專職接待外賓的官員懂些外藩之事,但這些老頭兒被儒學浸染的久了,劉鴻漸就算自己親自上講堂也不會讓這些老頭禍害人。
“你這豎子!學堂的影子都沒有呢,就開始在朕這兒挖牆角了。”崇禎嘴上雖然不樂意,但心中卻並沒有多少牴觸。
畢竟大明從來不缺候補的官員,朝廷裡的位子一個蘿蔔一個坑兒,不知多少人惦記著上頭有人落馬,好讓自己爬上去呢。
敲定了工學院和講武堂之事,劉鴻漸便再不管朝中瑣事,風風火火的當起了全職的包工頭。
臘月滾滾而過,劉鴻漸甚至都沒來得及感嘆自己又長了一歲,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
六千多民工組成的建築隊兒分成了三波,一波負責兩個營盤,一波負責工學院,另一波負責西山的改建。
冬季北方休耕多地又遭了旱災,為了在發放賑災糧的同時利用起免費的壯勞力,由崇禎首肯,工部主持,整個北方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挖溝運動。
崇禎的目的只有一個,若來年繼續大旱,勢必要讓水渠灌溉到整個北方。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