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巖是學工程學的,當初報著變革中國的工業化革命留洋的。出去後接觸到文化救國,他轉而學文學。在海外的幾年,到處看見或聽見經濟迅猛發展,機械化的變革,工業化蓬勃發展。這幾年多名縣紳赴東洋考察學務,以圖發展經濟。鍾巖認為,已經具有工業化初級革命的條件,但要變革社會制度,只有政治才能救國。
鍾巖很想去奎福古寺看看。他出國前,每年的春季都和家彥去奎福古寺。在順德,煙波亭上方能瀏覽全城的景緻。鍾巖記起小時候的玩伴,陳家彥。家彥在哪裡呢?還在經營絲綢貿易,進行工業革命嗎?鍾巖想起幼時的朋友,感慨萬端。他想要拉住他,一起投入到變革社會的洪流中。得知,家彥一心從商,並取得了較好的收益頗為高興,要救國工業化革命也必不可少的。他更傾向於文化救國。
在秋先生的德源書院讀書那幾年他和家彥都是秋先生的得意門生。家彥要大兩歲,思想活躍,對絲綢情有獨鍾,在育蠶、制繭、繅絲上身體力行,頗得秋先生的誇讚。家彥的影響下,他對繅絲業熱情不減。他們到西江上游,甘竹灘汲取繅絲用水,到鳳凰山麓、錦屏山、大良山尋找繅絲的柴薪。為了得到更好的蠶繭,家彥從不怕辛苦。從桑樹的種植的改良到育蠶的革新,他都嘗試過,每一次的成功都會換來他下一次的嘗試。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