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上一次《國家地理》可是相當榮耀的事情,人物類的能夠成為封面,更是難得。
據王庸所知,人物類封面大多是有著人文情懷的那種。比如1985年有一張封面描述的是阿富汗難民,一位用刺骨的綠眼看著鏡頭的年輕阿富汗小女孩。她的照片後來變得非常著名。在美軍擊敗塔班政權後,國家地理雜誌還曾經二次發起人力尋找她,最終找到。
如果真的有一個人能夠成為封面的話,那只有一種可能……
王庸想著,看向雜誌封皮上的照片。
果不其然,正是王庸心中所想的那人。
彭嘉生!
只是讓王庸意想不到的是,彭嘉生似乎並不是這張封面照片唯一的主角。在彭嘉生身邊,還有一個模糊的剪影性質的人影,沒有臉面,沒有細節,只有一個大致的身高輪廓跟髮型。
而在剪影旁邊,則標註著一行英文小字——彭嘉生老師。
“我?”王庸一下子驚呆了。
然後再看那個剪影,越看越像自己,分明就是仿照王庸在果邦時候的模樣臨摹出來的!
懷著極度疑惑,王庸翻開雜誌,迅速找到了有關彭嘉生的文章內容。
卻是一篇採訪報道。
國家地理的記者透過介紹果邦這個特殊國中國的方式,將彭嘉生的採訪放入到了文章中。
而文章中記者對於彭嘉生能夠摒棄恩怨,主動提出跟緬境政府和解,共同開發建設美麗緬境的主張大為讚賞,稱讚其邁出了和平的一大步。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