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保持住這個狀態了,就可以動一動,依著感覺來檢驗是否不自覺而走了形。依著要領逐次地調整,每核對一處,此處也就做了強化訓練,如此走上一遍,也算是走了一遍功。這就是所謂的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微動,微動不如不動。而實際上不動即是大動,因為說的是筋骨之動,外形動得越少,內裡便耗得越重,人的筋骨長度有限,繃上之後,想著大動都動不了了。調息行氣也是一種,又是為了導引氣血,不使沉滯,如果只是仿著空架子,就不如竄縱跳躍地大動了。
所以這套拳的根本,還是為之後的繃筋顫筋打基礎。戴家拳相比較,似乎是強調了“暢通”一層,強調“束展”說明目標相通,但就後學對“束展”的表現,卻是差強人意,多是偏解了的形式。
袁鏡儀拳功純正全面,又有多年的搏殺經驗,安道清年長許多,但看他的功理也是一目瞭然。雖然是一門傳承,但袁鏡儀代表的也是劉、郭一脈的形意拳,以及河西心意的“兩把半”,心意門只論成就而不以輩分壓人,不能一味謙虛而落了誤解,袁鏡儀繞到牆根劈了個三體。
三體正是劈捉之末踐撲之初,截搖涮而成樁功,劈崩二勢即是鷹捉虎撲分了單獨把錘,先後一開又合了斬截、裹跨、挑頂、雲領四式。動靜不離六合相聚,蛇之捆裹、鷂之束身、虎之蹲山、熊之豎項、猴之提縱、龍之折閃、燕之鑽翻、雞之欺鬥、馬之崩撞、鷹之侵撲……諸法一應俱全,上下束而為一,裡外嚴謹含蓄,渾厚之中含著動輒崩翻的兇猛。低手練時,空張大形,渾身勢散,袁鏡儀練式,一步便顯出了熊橫鷹順,繃筋顫筋,純屬功力,毫不做作。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