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的是,唐朝畢竟享國日久,雖遭此大難,尚能苦苦支撐。在平定安史之亂過程中,湧現出不少不世出的名將,如郭子儀、李光弼等人,都在戰爭中,摧城拔寨、丹心報國,成為了唐朝的擎天玉柱。還有一些人則在在動亂中,得到了歷練,開始嶄露頭角,為日後的建功立業,打下了基礎。時任趙城縣尉的馬燧,便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
馬燧第一次見諸史端之時,尚為趙城縣尉,大概相當於現在的縣公丨安丨局局長,就是這樣一個小人物,卻表現的有膽有識,令史家著筆,可謂難得。當時,回紇可汗在洛陽大肆洗劫之後,要帶著劫掠的財物、婦女返回西域,途中回紇軍隊所過之處,繼續劫掠,如蝗蟲過境,唐朝制所苦不堪言。不僅如此,他要求唐朝各地的地方官吏,提供軍隊途經所需的給養物資,稍有不隨心意之處,動輒殺人,說起來回紇可汗就連太子身邊的親隨,都敢隨便打殺,殺幾個唐朝的下級官吏,自然更是無人敢言。
就在這種情況下,回紇軍隊行至陳鄭、澤潞節度使李抱玉治下轄區,李抱玉想命人與回紇聯絡,手下皆推脫不敢前往,只有馬燧自告奮勇。等到回紇軍將至,馬燧先去賄賂回紇前軍首領,與其約定約束手下,不得搶劫、殺人。前軍首領得了好處,便給馬燧一面令旗,並於馬燧約定,如有回紇兵士搶劫可以依令旗斬殺。但馬燧並不傻,他心知肚明,唐朝士卒畏懼回紇兵如虎,如果回紇兵大肆搶劫,唐兵必然不敢動手約束,到時有令旗也是無用,必須想個計策震懾住回紇軍隊,才能保百姓平安。於是馬燧將獄中幾個死囚找來,命其換好衣服,辦做親隨,跟在自己左右。等到回紇軍隊過境之時,馬燧以親隨違令為由,當著回紇軍士的面將死囚全部斬殺,並將死囚首級掛在高杆之上,遍示全軍。隨後才向回紇軍士出示首領的令旗,命其約束行徑,不得違令。回紇軍士見狀,面面相覷,不由得心底直冒涼氣,於是回紇過境,皆遵守協議,秋毫無犯。李抱玉問報之後,非常驚訝,急招馬燧前來,一番交談之後,認為馬燧此人有勇有謀,得當重任。趁此機會,馬燧對李抱玉言到:“回紇軍中有言,僕固懷恩與可汗甚睦,今其外聯回紇,內修河北,有田承嗣、李寶臣、李懷仙、薛嵩四人以為柱,其人驕橫不順,恐為禍患,將軍駐地東聯河北,西接羌狄,為將軍計,萬勿輕視”。李抱玉深以為然,愈發視馬燧為肱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