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46

熱門小說推薦

晉省晚報”的麵包車駛進了小區,在她們面前停了下來。車門開啟,穿著白襯衫黑褲子,蹬著一雙小跟黑皮鞋的幹練女人走下來,脖子上掛著“記者證”的牌子,後頭跟著一個同樣白衣黑褲的男人,只不過對方脖子上除了記者證之外,還掛著一個相機,這可是這個時代的精英人物。

女人看到聚在一起的老太太打聽道,“請問李花花女士在哪裡?我是晉省晚報的記者劉建紅,聽說她家裡發生了一些事情,想採訪一下。”

梁老太太茫然的看向左老太太,有些不知道這些人找她幹什麼。左老太太眼睛一亮,連忙攙著梁老太太站起來,“這位就是,這位就是。”

這個年代,上報紙不亞於上電視,上過一次報紙,那是要成紅人的節奏。左老太太介紹完卻攙著李花花不挪動,顯然想著沾沾光。

劉建紅也沒辜負她的希望,“看起來你們很要好,方便一起接受採訪嗎?”

左老太太點頭如搗蒜,臉上都笑開了花。

稍後梁老太太也在左老太太的解釋下知道了這是要上報紙的好事,能讓全省的人都知道洛玉芬乾的壞事,自己還能出名,左老太太臉上的笑容立刻複製貼上到了她的臉上。

小區裡來了記者是大事,不少人都圍了過來,下面熙熙攘攘的一堆人,雅卿在樓上很快也注意到了。她趴在窗戶上看著樓下得意洋洋拍照片的兩個老太太,心中不由嗤笑,這時候的記者和後世收了車馬費就能隨便發稿子的記者可不一樣。

他們每一篇報道都是要認真調查取證的,希望到時候報道出來,這喜人不要後悔。

九十年代初網路還沒普及,能看的電視臺就有限的那麼三四個,而且新聞或者娛樂也都是按時按點,過時不候,所以報紙是人們資訊的主要來源。

而嫁接了機關報同時又講究消遣娛樂,全方位的報道本地和埠外新聞綜合性報道的晚報發行量非常大,鎮上的人家幾乎每天都買來看。

各地晚報曾在十年浩劫的初期被迫停辦,前幾年才陸續復刊,而《揚子晚報》、《錢江晚報》等報紙的崛起,也讓很多地方開始有追趕的目標。晉省自然也下了大力氣開辦了《晉省晚報》,內容的質量要求都很高。

樓下的採訪足足持續到了下午,只要是梁老太太沒什麼文化,撒潑唱調很流利,但是說話敘事卻沒什麼系統,語言又不同,還是後來聽說了採訪的吳苗苗趕緊趕來做翻譯,劉建紅才終於把他們說的事情弄清楚。

劉建紅抬手看了下手錶,下午兩點鐘了,不知道今天能不能採訪完,希望洛家能順利一點。

當劉建紅打聽洛家住所時,左老太太不屑地道,“記者同志,您還要去她家啊……可別去了,小心影響不好。”

劉建紅笑了笑沒說話,心裡卻翻了個白眼。她作為晉城晚報看重的記者,可報道了不少社會新聞,況且她直接趙來這裡,也不可能一點情況都不打聽。

就算這兩老太太各種美化自己,但梁老太太那種理所當然重男輕女的樣子顯然其中有更多的內情,錯在誰身上還說不定呢。

洛母早就在家裡做準備了,本來看到記者來採訪那兩老妖婆她還有些著急,但雅卿說記者是她請來的之後,洛母顧不上著急了,趕緊詢問是怎麼回事。

“王大爺說了,這個是咱們省裡賣得最好的報紙,”雅卿道,“我看到上面有報道友人離婚的事情,然後記者能提供幫助,就給報紙打電話了。我不想奶奶天天罵我和琪琪,記者阿姨也說會幫我們的。”

即便洛母已經習慣了自家這個外孫女的膽大包天,也還是吃了一驚。知道這事兒是好是壞,但事到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只要不是光聽那兩個妖婆子的就好。

洛母伸出食指點了點雅卿的腦袋,“有什麼事不能先跟家裡人說麼?小小年紀自作主張,之後再跟你算賬!”

到底採訪的事情更重要,她心裡想著一會兒該怎麼說話。

等劉建紅來敲家門時,洛母的準備還算充分。先端茶倒水的招待了兩位記者,等兩人緩了緩才開始詢問要採訪些什麼。

劉建紅總算歇了口氣,聽到洛母開口,更是心底一鬆。雖然不標準,但好歹是能聽得懂的普通話,不用來回翻譯。

因為時間緊迫,劉建紅也不拖拉,直接拿了提綱出來挨著問,洛母娓娓道來。

當聽到留下那個充當翻譯的女人是“小蜜”上位,孩子剛剛出生時,雙方的對錯幾乎一目瞭然。

洛母苦笑,“這種事情警察也不管,但老太太沒什麼事情,能每天堵在樓下,我倒是沒什麼,可三個孩子還小,總不能讓孩子們也不出門吧。”

劉建紅看到睜著大眼睛好奇的望著她的琪琪和寶寶,心下也是發軟。這樣的孩子,應該快樂的長大才對,心裡不自覺的偏向了洛家。

又問道梁紅娟的事情,洛母也沒多說什麼,只給了當初班裡這個案件的派出所的電話讓記者親自去了解。

對比梁太太滿嘴的詆譭和謾罵,洛母只陳述客觀事實,一句對方壞話都沒講的態度,單品性修養就立見高下。

說起來,這個還是洛母跟著顧家學得。她雖然不懂大道理,但她知道哪些好哪些不好。顧家的家教讓老太太十分推崇,她便從自己開始做起,在面對記者們的時候尤其注意。很顯然,有文化的人們對著紅品德更加喜歡。

記者在洛家採訪得很快,只一個多小時事情的來龍去脈就清楚了。對比之前的折騰,簡直輕鬆的不得了。

因為還有時間,記者又走訪了顧家、靜靜奶奶甚至還有趙家等鄰居,直到天色擦黑才離開。

記者走後,小區裡的居民們都開始等著晚報。身邊的鄰居能上報紙,那也是意見稀奇事了。眾人的注意力也從洛家的事情轉移到了報紙這件事情上,連梁老太太也不討伐洛玉芬了,而是每天詢問報紙的情況,幻想著上了報紙之後自己會成了名人。

一天、兩天……

按理說晚報的記者們效率應該挺高的,可是採訪過去四五天了,還沒有相關的報道,可急壞了樓下的兩個老太太。左家老太太甚至忍不住還堵了洛母問過,那天採訪說了啥?不會是你們不叫人家記者報道的吧?

洛母心中也納悶呢,但蛋刀她那無恥的樣子,便擺出胸有成竹的姿態,神秘一笑:“你猜?”

頓時把對方氣得半死。

在兩個老太太的詛咒中,洛玉芬從老家回來了。和離開時的偷偷摸摸不同,她回來得很高調。頭髮剪短,燙了個跟明星張敏同款的波浪翻翹,白色短袖陪著黑色的喇叭褲,幾乎蓋住整個腳面,只隱約能看到一點皮鞋尖,當然也少不了劉雄的墨鏡。

高跟鞋啪嗒啪嗒的走過來時,誰都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