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12-22 15:16:10
有群大媽天天在醫院後門賣藥,原料都來自女人的子宮
上個月徐浪過生日,請我吃淮揚府。吃到九點,他就要散。
我說,還早,不如找地兒再坐會兒。
他搖頭說不了,“我得回去陪我媽。”
我就放他走了。
這件事兒我倆聊過,觀點一致—過生日得陪母親。
因為,生日是母難日。
我最早明白這個,是在高中時,翻了本佛學書,裡頭引用佛經的說法:
“親生之子,懷之十月,身為重病,臨生之日,母危父怖,其情難言。”
很少有人直面這件事:生孩子是件風險不低的事情。
懷孕的女性身體會發生生理變化,供胎兒生長,自身則要承擔比以往高很多的患病風險。
醫學上有產科四大殺手的說法:子宮破裂、羊水栓塞、臍帶脫垂和產後出血。另外,還有產後可能出現的生理後遺症和心理抑鬱。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每天約有830名婦女死於與妊娠或分娩有關的併發症。
母危父怖—女人生孩子,是真正的生死關頭。
去年年底上映的紀錄片《生門》,講述了中南醫院幾個“生死關頭”的故事。這部電影,是“母難”的寫照,也是一場道德拷問。
【《生門》,導演陳為軍,英文片名為《This is Life》。】
民國以前,生孩子全靠傳統接生婆,手法野蠻。出了問題,用藥也扯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