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6-12-19 15:48:53

地球的衛星是月亮,月亮繞著地球日夜不停地旋轉著。月亮本身不發光,它的光來自於太陽,當太陽的光被月亮反射到地球,我們就看到了月亮。我們能夠看到物體,是因為物體能夠把光線照射或反射到我們的眼睛中,我們能夠看見火,那是因為火發出的光照射到了我們的眼睛中;你也一定聽說過“伸手不見五指”這個詞語吧?這個詞語是用來形容黑夜的,我們為什麼會看不見自己的五個指頭呢?那是因為黑夜中沒有足夠多的光線照在手指上反射到我們的眼睛裡,所以我們看不到它們。月亮在天空中的形象,我們稱之為“月相”,你可以將它理解為是“月亮的相貌”。有的時候月亮像個圓圓的銀盤,有的時候月亮像艘彎彎的小船,有的時候你在滿滿的天空中又尋不到它影子......因為月亮反射到地球的光線每天多少不一,所以每天我們看到的月亮形象也就不同:農曆初一,月亮只留給我們背光的一面,沒有光線反射到大地,所以天空中看不到月亮,我們把這一天的月亮稱為“朔月”,意思是正在孕育中的月亮;朔月之後月亮漸漸變大,隨日出而出,隨日落而落,白天明亮的日光中看不到它的身影,只在黃昏短暫的一刻能夠在天空的西面看到一輪彎月,像是翩翩少女明眸上未著翠黛的一彎娥眉,這就是“娥眉月”;到了農曆初七、初八,月亮會在傍晚慢慢地爬上天空,羞澀地半遮臉龐,匆匆地劃過天空,剛到半夜便急急地沉入到了西方,你仔細看它,它就像是一張弓弦筆直的彎弓,我們叫它“弦月”,又因為它出現在上半個月,所以人們親切的叫它“上弦月”;日子又一天一天飛過,弓弦被漸漸張開,它又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凸月”,就像一個人凸起的肚子;到了農曆十五,月亮終於不再羞澀,把自己整張臉打扮的光潔,黃昏時分從東邊慢慢升起,在夜空中悠閒地踱著步子,到了黎明才慵懶的從西邊落下,這一天的月亮被稱為“望月”或“滿月”,你可以把它理解為全世界的人們都在這一天仰望天空,欣賞滿滿的月亮;過了農曆十五,月亮象是害了病一樣,逐漸消瘦,這一過程正好與之前的過程相反,只是名稱不盡相同,依次是凸月、下弦月、殘月。農曆每月最後一天,我們叫做晦日,在這一天,月亮又消失在夜空。古人根據月亮的陰晴圓缺,給陰曆每月的幾個特定日子都起了特殊的名稱: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