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704節

熱門小說推薦

艦載機飛行員必須在裝備齊全和無人幫助的狀態下,完成水下環境單人潛水裝置穿戴,時間三分鐘。

這是模擬登艇訓練和穿戴訓練的合格線。

看著救援隊員右手豎起的三根手指,周海點頭回應,沒有耽擱,當即接過重達40公斤的19式高效能單人潛水裝置,腳踩推進器,將其作為支撐點,接著進行穿戴。

19式單人潛水裝置,2019年研製,溼式型別,屬於第六代軍用單人潛水裝置,乃是海軍為蛙人部隊最新研製的單兵潛水裝備,複雜且先進。

整套潛水裝置由防彈玻璃構成的潛水面鏡、最新型軍用高效能碳纖維潛水衣、鉛塊、蛙式腳蹼、潛水錶、潛水手套、潛水刀、潛水儀表和潛水平板等一系列部件構成。

保暖防寒,穿戴難度大幅度降低,方便簡單,綜合性能全面提升,支援0米—100米潛水深度,通用性和適用性極高,無論是北方寒冷的海域,還是赤道溫暖的汗水,皆可適用。

嗯,準確說來,可以稱之為全球適用。

在周海開始水下環境穿戴裝置之後,第二名救援隊員同時按下右手緊握的計時器按鈕,進行計時。

鼻息冒出一連串的白色氣泡,呼吸一口新鮮空氣的周海,一手拿著裝備包,一手從中取出彈性極佳且緊繃的高效能碳纖維潛水衣。

潛水衣呈黑灰色塗裝,開啟後備拉鍊,從上到下,雙腿先進去,接著再雙手和軀幹,最後從頂部冒出,過程略顯費力,主要是必須抵擋來自於衣服自身的彈性和張力。

三下五除二穿好主要的碳纖維潛水衣,周海逐一從裝備包內拿出一系列潛水部件,穿上蛙式腳蹼,戴好防彈面鏡,再安裝水肺連線氧氣瓶,調整呼吸開關。

一切,有條不紊,緊張且快速。

儘管,整個穿戴流程看起來無比繁瑣。

沒多久,伴隨著周海將潛水刀塞入腰間的裝備帶,調整呼吸開關開啟氧氣瓶,吐掉推進器供給的氧氣管,呼吸一口來源於自身氧氣瓶的氧氣之後,整個穿戴過程宣告結束。

做完這一切,周海舉起右手,示意自己穿戴完畢。

第二名救援隊員手中的防水計時器,同一時刻按下按鈕,暫停計時。

時間定格,2:25秒。

看著計時器內顯示的數字,第二名救援隊員怔了一下,眼中浮現一抹驚訝之色,作為‘金陵’號093G攻擊核潛艇的蛙人,儘管這是他首次參加對艦載機飛行員的救援訓練,可他已然明白計時器內這個數字的分量。

一個全新的穿戴時間記錄!

舉起右手,第二名救援隊員隨即朝周海豎起大拇指,表示源於內心的佩服,接著打出手語,給出下一步指示——

對接完成,繫好安全帶,準備發車,啊不,準備返航。

看到對方給出的手語,知曉其意的周海輕輕點頭,表示明白並執行。

待第二名救援成員重新坐進副駕駛位置,渾身黑灰色猶如深海幽靈般的周海握著扶手,坐進901號‘河豚’水下推進器第四座位,取出安全帶塞入金屬卡扣內予以連線固定。

做完這一切之後,周海隨即向一直待命的駕駛員舉起右手,食指彎曲同拇指形成圓圈,豎起三根手指,確認完成準備工作。

伴隨著周海給出準備就緒的手語,處於待命狀態的駕駛員獲得接收資訊後,立刻行動起來,左手上推油門閥,提升動力輸出功率。

轉瞬,一道略微沉悶且尖銳的電機運轉聲傳出,迴盪於四周海水之中。

推進器內的高效能燃料電池組啟用,向著整合電機持續輸出如流水般源源不斷的能量。

得到能量供應的高效能整合電機開始運轉,驅動環狀泵推導流管順時針轉動,安裝於金屬管壁內部如刀刃般鋒利的螺旋槳葉徐徐旋轉,由慢到快,一次又一次不斷切割無形的海水,產生向前推力。

推力由弱漸強,穩定提升,直接作用於推進器主體之上,推動整艘901號‘河豚’前進。

駕駛員緊握操縱舵輕輕前推,穩穩掌控著身下的901號‘河豚’水下推進器改變角度,傾斜轉向,以靈巧的身姿一百八十度調頭,而後再次提升動力輸出功率,達到滿負荷運轉狀態。

第二名救援隊員和周海同一時間抓緊把手,穩固自身。

整合電機的聲音逐漸高昂,環狀泵推導流管以最高轉速旋轉,導流管噴口冒出無數細小而密集的白色氣泡上浮,構成一條似如慧尾般的白色航行軌跡,絢爛而美麗。

加速,前進。

十餘秒後,在滿負荷功率運轉狀態的無軸泵推動力系統支援下,加速性相對水面艦艇而言極高的901號‘河豚’推進器,不費吹灰之力,輕鬆達到自身每小時30節最高航速,徑直駛向一百多米之外充當母艦身份的093G攻擊核潛艇。

“加速性非常高,機動敏捷,還有三個武器掛點,總感覺這玩意兒有點參考戰鬥機的設計理念,不過體型還是太小了,不能承擔高烈度的戰爭需求,也不能作為一個好的武器作戰平臺,不知道以後會不會往水下戰機的方向發展。”

坐在四號座位之中的周海,雙手緊緊抓住金屬扶手,避免被迎面而來的強勁海水吹走,身上的單人潛水裝置抵禦水壓和高速航行蘊含的衝擊力,整個人感受著身下這艘水下推進器傳遞的澎湃力量和特性,默默思索起來。

以飛行員的身份思考。

憑藉著國防科大最新研究的流體力學外形設計,901號‘河豚’擁有極高的水下加速性和機動性,綜合性能遠超各國服役的微型水下推進器,從某種意義上,這幾乎可以稱之為水下戰機。

是的,水下戰機!

除開高加速性和高機動性,以及用於自衛的兩挺5.8毫米機槍,‘河豚’微型水下推進器的腹部區域,擁有一個主掛點和兩個副掛點,必要時可作為微型武器作戰平臺,掛載一枚魚-6重型魚雷和兩枚近距反潛導彈,承擔一部分的反潛和反艦作戰任務。

如同深海幽靈般,從水下發動攻擊,襲擊敵人的潛艇和水面艦艇,甚至是航母!

當然,攻擊航母這種事,只是一種理論上的設想而已。

現實中想要突破世界第一海軍的航母戰鬥群防禦體系,對於一架‘河豚’微型水下推進器而言,幾乎不可能。

哪怕具備65分貝的世界第一最低噪音效能,同樣不行。

反潛,永遠是世界第一海軍的拿手好戲,反潛領域除了聲吶,一手世界尖端級別的磁探儀和完整反潛體系,就可以教你做人。

嗯,至於英法兩國的航母戰鬥群,不好意思,直接忽略。

不過,若是海軍真的有意願和想法,深度挖掘和研究微型水下推進器領域存在的潛在光景,將其從微型水下推進器的範疇,真正意義上過渡到——水下戰機。

那麼,未來的海洋戰爭將會更加有趣。

日期:2021-10-18 18:11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