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在手裡,觸手溫涼,油潤感十足,玉質相當緻密,細膩溫潤,在燈下散發出柔和淺淺的光澤。
雖然手裡的這尊玉觀音材質不是羊脂玉,但像這麼大的和田白玉雕件,可謂是少之又少。
在古代,和田玉的開採可不像現在,直接上挖機,那時候的開採全是人工,開採極其艱苦。
這麼大的一塊預料做成玉觀音,絕非一般豪門大戶承受得起。
玉觀音上沒找到刻文刻字,但從雕工上來說,這尊玉觀音是典型的明中期手法。
唯一遺憾的,這尊玉觀音的沁色。
背部的沁色一大堆,一條筷子粗的褐色線條一直延伸到底座,失分不少。
底座蓮瓣上的沁色也相當多,斑斑點點,倒給整體觀音增加了一些特別的意境。
正面觀音天衣下方,飄出的衣袂上有一整塊的白斑沁色,在觀音的蓮足上,同樣也有兩塊這樣的白斑。
這種沁色與玉觀音質地顏色又不相同,這是長期泡在水裡所形成的一種特殊的沁色。
這幾塊白斑出現在玉觀音上,讓玉觀音的整體多了一種特別的味道。
放下玉觀音,金鋒點上煙,又拿起另外一個物件。
這是一塊金牌,上面刻著很多字,金鋒略略掃了一眼便自丟到一邊。
第三個是一個金印,顏色很新,金光燦燦,長寬都在四公分,上鈕為臥虎鈕,形態馬馬虎虎。
印面上是四個字,小纂書體,襄王之印。
刻工很好,雖然有些瑕疵,但字型卻是清晰可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